72.誤會解開,李銘回京(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銘一臉淡然,說的話卻字裡行間都透著股幽怨的氣息。這樣的情景要是放在男女之間,倒也唯美。偏偏李銘是男的,還很有可能是有龍陽之好的男的。
聽著李銘抱怨委屈似的回答,再看著他那不辨雌雄的陰柔面容,陳潁險些就破防了。甚至有一瞬間覺得自己是不是做的過分了。不過好在他還保有理智,並沒有開口說出挽留之語。
不管李銘的目標是什麼,此時讓他儘早離開潁川,對陳潁和陳家都是一件好事兒。陳潁自然不會腦子發昏出言挽留。
盼著他走歸盼他走,並不影響陳潁忽悠,啊不,是引導李銘鑽研科學,走出封建迷障。這是一件對李銘好,對民族好的好事兒,陳潁願意積極地去做。
避開李銘控訴自己不陪同他遊潁川的事,陳潁開口道:
“即便殿下要回京,也等用過午膳再啟程罷。”
對於陳潁沒有絲毫的挽留之意,李銘倒像是在意料之中,面色淡然地答應留下來用過午膳再走。
轉頭吩咐了王平暫緩行程後,李銘邀請陳潁到茶室品茶。
給陳潁沏了一杯香茗後,李銘提起了不少陳潁曾做過的令世人難以理解的事情,表示自己能理解陳潁的想法,並說了很多自己的見解。
其超前的思想和眼光格局讓陳潁都覺得驚豔,一度懷疑李銘是個穿越者同行。
二人品著香茗談古論今,陳潁隨便丟擲一個新奇的思想都會讓李銘為之震驚。然後他很快就能將之理解並舉一反三,讓陳潁暗呼自己遇上真正的天才了。
陳潁道:“昨日我見殿下對西洋的新奇物件兒很感興趣,便讓人整理了一些,有的是逗趣兒的頑意兒,有的是便捷實用的工具。
方才與殿下暢談,才識得殿下思想之開明,見識之遠大。我將自己的一些認知整理彙集編成書籍,世間怕也只有殿下不會覺得我是瘋人瘋語了,所以想贈給殿下看看,還請殿下不要嫌棄。”
陳潁說的書籍是他自己整理的一些後世的自然科學還有物理化學方面的基礎常識,但對古人而言很有可能就是天書奇談,正好碰上李銘這麼一個有眼光有天賦還地位崇高的,陳潁決定傳授他科學大法,透過他為以後的變革提前做一些準備。
李銘覺得陳潁在對世道的見解上有太多不謀而合之處了,自然願意一睹陳潁的大作。
直到午膳時分,二人結束暢談,一同往三恪堂而去。
在陳潁和陳鏡的招待下用罷午膳,李銘起身拜別陳鏡。
“養正公乃是我大夏朝的文壇泰斗,晚輩甚是敬仰,還請養正公多多保重身子,晚輩便就此告辭了。”
“老夫身子骨還硬朗著,再活上幾年不成問題,總要看到你們這一代人成長起來,才好放心去了。”
陳鏡笑著應了,又吩咐陳潁前去送行。
陳潁讓人將要送給李銘的物件兒和書籍裝箱送往碼頭,自己陪著李銘一道,分別乘了馬車前往碼頭。
初春,潁川的碼頭上有些寒冷,慘淡的白日掛在昏黃的天幕,讓人感覺不到暖意。
碼頭處,陳潁和李銘相對而立,身旁的巨大座船替兩人擋住了初春時節還有些寒意的北風。
李銘開口道:“此番出京前,我便聽聞了陳公子的諸多傳奇事蹟,覺得你和我是同一類人,都是於世不容,想將這天地改換一番面貌的瘋子。
本想與你結交一番,引為知己,一同改天換地,打破那道無形的枷鎖,讓世人皆得自由。
卻未料想,陳公子對我時時警惕防備。”
陳潁回道:“多謝殿下抬愛,但我只能同殿下說聲抱歉了。若我只是獨身一人,那定當與殿下把酒言歡。
但人都是複雜的,我身後還有親人,還有宗族,由不得我不謹慎。”
李銘嘆道:“我不怪你,我身上的束縛又何曾少了,這世上芸芸眾生皆是這般罷了,又有幾人能得真正的自在灑脫呢。
陳潁,若是拋開身份地位,不談利益權勢,你會將我當做真正的朋友嗎?”
陳潁微微蹙起眉頭,凝重地思索著李銘的問題。
“殿下,若果真拋開一切外因不談,只你我二人,我肯定會將殿下當做朋友的。
這也是我將那些新奇造物、書籍送給殿下的緣由,畢竟世上有無數的人,能遇上一個志同道合的,也是一種幸運。”
聽了陳潁的回答,李銘露出了一絲淺淺的笑容,轉過身背對陳潁擺了擺手。
“有你這句話我便不算白來一趟潁川,就送到這裡,陳公子且回去罷。”
陳潁站在碼頭看著李銘一步步登上座船,並沒有轉身離去。
李銘站在甲板上,看向岸上的陳潁道:
“一直很仰慕陳公子的才華,可惜無緣引為知己,如今我就要回京了,不知陳公子可否將我當作友人,做一首贈別詩與我做個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