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宣旨,放榜(第1/2頁)
章節報錯
季蒙作為潁川許縣的縣令,自然也是許縣的縣試主考官。作為潁川的官員,尤其他還在許縣任職,對潁川“小魔王”的大名可謂是如雷貫耳。
官場上講究一個和光同塵,不管你是不是貪官酷吏,一些該收的孝敬就得收,大家都遵守的潛規則你也要遵守,不然就會被當作異類,打壓排擠。
偏偏陳潁不混官場,更不理會他們那些暗下的潛規則,只要犯在他手裡,就將你身上的汙點全都揪出來公開審判,毫不留情。做官的那個敢說自己身上乾乾淨淨沒有一絲汙點的,因此潁川的大小官員都怕被陳潁找上門,“小魔王”這個霸氣的諢號也是因此而來。
季蒙作為一縣縣令,自然少不了受下屬的孝敬,畢竟他也得孝敬上官啊,得知陳潁下場縣試,便揪起了一顆心,天知道這個“小魔王”會不會又搞出什麼石破天驚的大事來。
縣試第一場他提心吊膽了一天,一直盯著陳潁的號房,結果陳潁交了答卷後直接申請出了貢院,讓他差點沒驚掉眼球。陳潁的才名在潁川可是婦孺皆知的,早先的不說,光是近期作的《賣炭翁》和《西江月》,皆是當世難得一見的佳作。他怎麼也沒想到陳潁會直接退場“棄考”了。
季蒙調出陳潁的答卷,心中無比惋惜,這麼好的文才若是堅持考完,很有可能是今年的“縣案首”,到時候不用再一路考至院試,照常進學就能得到秀才功名。
細想了一下,他覺得或許是陳穎年幼,受不住科考的苦才放棄。雖然惋惜,但心中也舒了一口氣,“小魔王”不考了,自己也不用再時時懸著個心了。
季蒙滿以為陳潁是“棄考”了,還想著等縣試結束後親自拜訪陳府,去撫慰一下陳潁,順便跟陳家拉近關係。
誰知第二場“招覆”結束後,“小魔王”的“老憊賴”父親趙旭找上了他。他以為趙旭是不滿意自己的兒子縣試失利,來讓他徇私舞弊的,都下定決心寧可得罪趙旭也絕不屈從了。
結果趙旭此來只是為了告訴他陳潁並不是棄考,而是因為有些事情時間上衝突了,只打算參考一場正試,拿到府試名額即可,怕他誤解,才特意來說一下。
方才寧死不屈的豪氣洩完,季蒙驚出了一身冷汗,自己以為陳潁是要棄考,卻沒想到這種可能。要不是趙旭登門提醒,自己險些壞了事兒。
等趙旭離開後,季蒙連忙將陳潁的答卷封好移交給潁川知府,並稟明陳潁只考第一場正試,不參加後面的招覆、再覆、連覆的緣由。想來以陳潁那份答卷展現出來的文才,再加上潁川陳氏的名望,陳潁取得一個參加府試的名額並不是難事。
當然這也只是特權事件罷了,要是換做一個普普通通的考生敢這樣搞,都無需上報府尊,他直接就可以定其一個狂悖無禮將之打出去。
得到潁川知府的回應後,季蒙下令今歲縣試透過名額減一。最後放榜時再將陳潁放在最末位,再將陳潁的答卷公示就行了,反正陳家只要府試名額,並不會在意縣試排名。
季蒙都盤算好了,到時候與陳潁一同透過縣試的學子見陳潁排名最末,並未影響他們的名次,不會心裡不服;沒透過的學子在看了陳潁答卷上的文章後,想必也會心服口服。
……
三恪堂,陳潁一宿好眠起床後,鍛鍊了一番後洗漱更衣,又陪著老爺子用了早膳。在正堂擺好香案,靜待李銘前來。
“爺,二皇子往三恪堂這邊來了。”
梅筆昨日去領了罰,現在走路有些不自然,慢跑道陳潁身前報信。
沒一會兒,便見到李銘身著硃紅色的郡王冕服,身後跟著捧著貢盤的王平並一眾內侍往三恪堂而來。
陳鏡陳潁上前恭迎,躬身見禮。
“潁川陳氏陳鏡(陳潁)恭迎聖旨。”
李銘神色莊重肅穆,從王平手中的貢盤內取出聖旨,看向陳潁道:
“潁川陳潁上前聽旨。”
陳潁緩步上前,躬身聽旨。心中思量面上不顯。
身後的陳家奴僕家丁紛紛跪地拜禮,一個個都與有榮焉,面帶喜色。
李銘展開聖旨宣道: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今有潁川許縣陳氏子陳潁,年歲幼,然聰穎過人,多有奇思,品性端良,且素有仁德之心。聞北地雪災肆行,獻奇方與社稷萬民,聯鄉黨行賑濟之事。朕心甚慰之。
特賜玉如意一對,金千兩,帛十匹,以示嘉獎。
其麾下雲字號特攝為皇商,領皇家內務府採買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