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閣是近幾年出現的,一出場就是好大手筆,在江南各地都設有分堂。

聽風閣內藏了許多珍貴書籍的抄本,讓學子文人們可以借閱抄錄。還半月一期釋出一些匯總整理的名篇佳作,奇聞異事,災害民生等,並附上一些很專業的評語建議,是為“半月評”。

這珍貴書籍還有“半月評”的各種內容都是極耗人力財力的。

聽風閣背後是潁川陳氏,在文人士林中地位尊崇,因此半月評的權威性毋庸置疑,又在江南各地皆設有分閣,因此吸引了很多人,來自三教九流五湖四海。

孜孜不倦求學上進的寒門學子來借閱書籍;走南闖北的商人來了解各省是否有災禍、商機;就連底層忙碌的莊稼人都願意來了解一些民生知識。

而聽風閣最受歡迎的還是它的客觀公正,它允許有其他聲音存在。

幾千年來,世家大族都會控制輿論,用以維護自身利益或是攻擊敵人。經辦的一些酒樓茶館,說書唱戲引導輿論,但是那些都是私人的,不公開的,不允許有其他聲音出現。

聽風閣卻允許人們發出自己的聲音,允許他們在閣中談論爭辯,鼓勵他們投稿。

投來的稿子經過稽核篩選會張貼出來讓所有人觀看點評。然後判斷內容的價值給投稿人發放稿費。甚至有機會錄入“半月評”裡,揚名江南。

許多寒微學子不光到聽風閣借閱書籍,還經常投稿賺一些稿費嚼用。更期盼著一舉揚名天下知。

最神奇的是刊登的稿子都署的是筆名,也就是願不願意讓別人知道身份都由投稿人自己心意,聽風閣也好嚴格保密。

這次引發甄家與白蓮教之事的導火索,便是一個經常有作品在聽風閣刊登卻不透露真名的投稿人,被聽風閣刊登的一篇文章。

揭露批判了甄家這些年從未受到過白蓮教的襲擾,甚至點出了好幾件與甄家競爭敵對的人遭受白蓮教的毒手。

最後還詳細的列了甄頫的死因,道出了甄頫在揚州所為所行,以及甄應嘉召他回去時稱病不出。

推測甄頫是因為在揚州連連做下蠢事,又違逆甄應嘉,被關起來懲罰,切了手指供奉無生老母。這應該是白蓮教內部的規矩,甄頫辦了三件蠢事,便被切了三指。死亡是意外,畢竟甄頫是被活生生嚇死的。

條理清晰,邏輯洽合。雖無任何實證,卻讓看到文章的人深信甄家與白蓮教有所勾結。

要是後世之人看到,一定會評價這篇文章是高階陰謀論。沒有石錘證據,全靠推測判斷,卻能最好邏輯清晰,令看到的人不由相信。

這位不露真名的神秘投稿人“閒魚也有夢”,便憑著一篇文章引爆了江南言路,不斷有人跳出來匿名投稿控訴甄家的惡行。

一篇篇文章、詩詞在聽風閣刊登,甚至有人將甄家的事編了戲文投稿給聽風閣,也被刊登。

而這些稿子並不全都是推測臆想,有幾篇字字血淚,還附上了賬目資料。

比如有一篇敘述了甄家任兩淮鹽運使的時候,貪汙了多少鹽稅,勾結鹽商賣了多少私鹽,害了多少人家破人亡。

還有一篇擺出了自從甄家被太上皇卸了鹽運職務後,每一任兩淮鹽運使不是遭受白蓮教刺殺就是貪汙鹽稅敗露,在林如海被太上皇親點巡鹽御史前,沒一個能在任上待滿三年。

,整個江南一片譁然,甄家也被打上了疑是白蓮教的標籤,忙得焦頭爛額。

有揭露批判甄家的,自然也會有指責陳家的。

有許多人站出來指責聽風閣是因為甄頫前番得罪陳潁之事,惡意把控言路,愚弄眾人,誣陷甄家。

對於這些人的指責,聽風閣只刊登了一則宣告。表示聽風閣素來公平公正公開,那些人想抹黑陳家就儘管投稿,聽風閣會一一刊登,並附上聽風閣對稿中指控的觀點,公開來讓大家評判。

一下子那些維護甄家抹黑陳氏的人少了大多,僅剩些許頭鐵的投了稿子被聽風閣拿出證據一一反駁,還刊登出來讓眾人觀看。

這些甄家的忠實走狗一敗塗地,狼狽逃走。

實際上,最開始揭露甄家的那篇文章便是聽風閣內部發表的。

“閒魚也有夢”是陳潁的筆名,當時寫好了計劃書勸了老爹創辦聽風閣,陳潁便用這個筆名發了不少文章引導“水友”們。

在發現李萊是白蓮教信徒後,陳潁便制定了算計甄頫的計劃,這文章也是當時提前準備好的

畢竟以陳潁的習慣,向來是安排計劃好一切交給手下值得信任的人去辦。

每當計劃實行,事情發生時,陳潁許是早已在千里之外了。

還有後面的文章裡,也有一部分是陳潁讓人安排的,也就是“託”。

這些都是針對甄家的計劃,要不然沒那麼巧投稿的人知道那麼多隱秘還能活到今日並且有勇氣曝出來。

或許有人知道了會說陳潁不擇手段,但陳潁從來就不想做什麼聖人君子,梟雄本就如此。

這便是甄家傷害黛玉,算計自己所要承受的代價。

龍有逆鱗,觸之必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