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假大漢皇帝(第1/3頁)
章節報錯
趙廣要怎麼樣應對第三次反趙聯盟?
羊祜單單從軍事層面分析,猜測不到具體的方向。
而隨著苟晞、徐胤對洛陽的包圍越來越緊,羊祜也無暇再去關心趙廣接下來要幹什麼,守住洛陽,已是羊祜每日第一過問的事情。
“羊篇,速書一封,送往虎牢關,告訴文鴦、杜模,繼續堅守二十天,到時候我親自帶兵替換他們。若是完不成任務,軍法從事。”
“再書急報,許昌方向,晉軍徐胤部突然增兵,我軍張微、張統兩部接戰不利,正在後撤中,下一步,擬利用少室山、太室山一帶的有利地形、山間廟宇作節節阻擊,提請陛下速速增援。”羊祜手拈一把炒熟的椒豆,快速的說道。
椒豆熟了之後,咬開放進嘴裡,有一種淡淡的香氣四溢開來。
羊祜在運籌帷幄思考時,就喜歡拈幾顆放在嘴裡慢慢的嚼著,這個習慣他已經堅持著多年,就算現在牙齒已經不給力了,也沒有放下。
羊篇苦著一張臉提筆如飛,在自家叔父跟前做事,來不得半點馬虎,稍有不慎他就要被喝斥,看著羊祜日漸消瘦的面容,羊篇心裡沉甸甸的。
在羊祜的嚴厲管教下,那個曾經放蕩只知玄學清淡的浪蕩子已經不復存在,羊篇現在對女人也沒有了多大的興趣,他的人生目標更改為了學習杜模,超越杜模,他要成為羊家下一代的領軍人物。
後繼乏人的困境,對於羊家這樣的新崛起家族來說非常致命。
前年,羊徽瑜在長安安詳逝去,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爾虞我祚,老人家是在和皇甫謐說話的過程中漸漸閉了眼睛,她的一生從苦難開始,由幸福結束,在闔上眼睛的那一瞬,羊徽瑜已經放下一切了。
歷史上羊祜因為思念姑母傷心過度,也在不久之後病逝,而今他沒有這個遺憾,他現在是漢國的鎮東將軍,是洛陽方面的重將。
漢大業元年(公元280年),七月至九月。
圍繞洛陽歸屬的爭奪戰,已經持續了將近二個月,文鴦依託虎牢關的有利地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幾乎再現了當年呂布獨擋關東諸侯的神勇。
苟晞對此也是一籌莫展,無奈之下,只得連連催促徐胤出兵,從南面的許昌對洛陽進行夾擊,以分散文鴦軍的兵力。
面對苟、徐二軍的夾擊,羊祜終於展現出了其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漢軍依託有利地勢,對晉軍的主攻方向層層阻擊,洛陽城就像一個飄浮在海中的大島,面對風浪的襲擊一次次巍然不動。
有這一段時間的緩衝,趙廣終於調集起了足夠的增援力量。
九月間。
漢軍中軍艦隊以破竹之勢,朝著兗州的東平國鉅野澤一帶而去。
一路東進,趙廣先是在長安城外接了張瑛的無當飛軍上船,又在河東郡的茅津渡口接上了魏容部七千精兵,再往後又在洛陽附近的孟津,將文虎所部五千人帶上了戰船。
這一番擴充下來,等到了兗州東郡附近的延津渡口時,趙廣率領的漢軍已經有近二萬餘眾。
在東西皆是敵人,按部就班的打呆仗沒有意義的情況下,趙廣這一次出征不準備走尋常路。
東線之敵,看似強大,但其實強弱不一。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一次,反趙聯盟中的弱雞,倒不是一向拖後腿的晉軍,而是曾經的強者,匈奴五部大單于劉淵。
相比登基稱帝的趙廣,自立為漢國皇帝的劉淵最近的日子過得悽慘。
漳水大敗後,他本想著躲進開封城內,狠狠的啃一口晉國這塊尚有肉食的骨頭,但沒想到,半路殺出一個苟晞,讓他如意算盤泡了湯。
在有合適領軍將領的情況下,司馬亮、賈充、王戎等人也不是傻子,也知道劉淵狼子野心,一旦進城晉國作主的就不是他們這些舊臣了。
不得已的情況下,劉淵只能接受晉國朝堂的安排,帶著殘兵敗將前往兗州郡治雍丘一帶,西至東郡、北至濟北,靠近黃河岸邊的狹長水澤地帶,就是劉淵所部暫時休整的地方。
雍丘一帶水澤密佈,當年這塊地方是大盜彭越縱橫往來的所在,也是後來宋朝時水泊梁山晁蓋、宋江起事的地方。
水澤,對於劉淵等胡人來說,那是避之不及的泅籠,因為北方胡族自小生活在草原,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多為旱鴨子,根本不習水戰。
而對於漢軍將士來說,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來往縱橫的交通要道,文武和羅尚的水師對於黃河這一條水道來回了多次,已經熟得不能再熟。
地形地貌決定戰鬥力,在江河水澤地帶,擁有艦船的漢軍成了水上的騎兵,而只會騎馬的匈奴胡騎卻成了不會作戰的軟腳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