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洛陽?

這是什麼諫議?趙廣心頭火起,自從沓中出道以來,只有他趙廣打別人的,還沒有被人欺負到大門上過。

苟晞這人雖然自我膨脹號稱是晉國的戰神,但充其量是矮子裡面拔高個,能力和表現頂多是個中上水平。

從歷史記載來看,他苟道將要是能打得過羊祜、杜預,也就不會有晉國被胡虜滅亡的悲劇了。

“眾卿,漢國雖然廣闊,但每一寸土地都不是多餘的,東到瀛海,西到瀚海,北到北海,南到漲海,這四海之內,皆是漢海,漢旗樹立之處,皆是漢土。”

“眾卿,漢國已經復興,胡虜雖多,但哪一個胡族不是我們的手下敗將,晉國雖謀,但他們又有哪一回能佔了我大漢的便宜.......。”

趙廣眉宇間的凌厲殺氣瀰漫開來,他的話語擲地有聲,讓人聽了格外的振奮。

大敵當前,趙廣對羊祜有信心,對文鴦有信心,對東線戰場上正浴血奮戰的漢軍將士有信心。

“漢國雖大,但每一寸土地都不是多餘的!”張華臉上俱是憧憬,他怔怔的小聲複述著趙廣這一句話,心中波瀾起伏,不能平靜。

“茂先,朕意已決,西線由杜鎮西繼續統領諸部人馬,進攻靈州、西海,後勤保障方面,由你來一力統籌,不得有絲毫的懈怠,記住,就算再艱苦再難,也要保證前方將士的供給。告訴杜元凱,我等著他封狼居胥的那一刻。”

“至於東線戰場,朕已有打算,洛陽方向要傾力給予增援,增援部隊關中派不出來,那就從幷州調,從太原調,從巴蜀調,從荊襄調,司馬晉要比拼國力,那就比一比,看看誰的底蘊深厚,誰先被幹趴下。”

趙廣手按劍柄,眸中的決戰意味濃烈,這是他當上大漢皇帝之後的第一戰,是新朝立國的開篇之戰。

勝則大漢復興,敗則漢室危殆。

趙廣清楚,在這個諸胡侵華的亂世,唯有馬背上得天下才是最穩當的,唯有在戰場上繼續證明自己,才能坐穩這個大漢皇帝的位子。

漢武帝劉徹之所以被人尊敬,不是他治政能力有多強,而是劉徹在與匈奴的爭霸戰中,將這個老對手直接打趴下了。

而今,趙廣要想贏得天下人的擁護,就要在戰場上再次證明自己。

無敵能夠震懾一切敵人。

無敵也是延續大漢文明的最有力武器。

相比西線的邊患,中原腹地的爭奪更為重要,既然杜預那裡已經開戰,那也不要再調來調去,乾脆一點調動幷州、益州等地的郡兵增援洛陽好了。

這樣的話,增援部隊路途上用的時間會久一些,羊祜和文鴦要面對晉軍二部的夾擊,死守中牟一座小城已經沒有意義,還不如退守洛陽,以虎牢關、伏牛山、少室山為環形防禦體系,先拖住西進的晉軍,等到並、益兩地的增援兵力一到,再一舉將苟晞、徐胤包圍殲滅。

論國力,漢國已經今非昔比。

苟晞能從晉國那裡獲得的,只不過是一點多餘的糧秣罷了,再要的話,估計司馬亮等人也不會給了。

畢竟,徐、揚兩州就算年年豐收,也架不住有多處食客來吃白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