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放走一兵一卒(第2/2頁)
章節報錯
萬幸的是,當年魏容、寇林經過時,在穀道的寬敞地帶修葺了簡易的營地,後面來往於漢中、關中的商隊又經常性的休整,才始得這條穀道得到存續。
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這個時間段的秦嶺屬於春夏兩季交替之際,同時,也是草木快速生長、動物出來覓食的重要節點。
碾子坪,玄都觀。
子午谷秦嶺中線最高點。
典玄抬頭看了一眼盤旋的飛鷹,按耐住想要射上一箭的衝動,對著麾下的將卒吩咐道:“速報陛下知曉,我軍已順利佔領玄都觀,未見有漢軍攔路,預計五日之後出子口,入關中,取長安。”
說這番話時,典玄心中興奮難以莫名。
當初投魏的幾個將領,許綜、文武據說已被漢國俘虜,夏侯威、夏侯駿兄弟在中軍陪著曹曇,也立不到什麼大功,唯有他典玄,一路披荊斬棘,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勞苦功高。
等到兵出子午谷時,魏軍諸將論功行賞,誰能勝過他典玄?
沒有人。
前軍進展順利的訊息傳到魏軍中軍,曹曇和桓楷不約而同的長出了一口氣。
碾子坪一過,子午谷最為奇險的一段就算透過了,再往北行已是秦嶺山脈的北坡,道路屬於越往北走越是寬敞的一段。
曹曇已經開始憧憬,長安城是怎麼個樣子,他又要穿什麼來體現魏國皇帝的雍容華貴,才能讓關中的百姓驚訝驚異。
得悉前軍進展順利的訊息,魏軍上下歡聲雷動,就連揹負糧秣、輜重的後軍負糧兵,疲憊的臉上也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
魏將張統長吁了一口氣,這一路來,最辛苦的莫過於他。
要知道子午谷這一路上,誰最辛苦,不是開道的典玄軍,也不是曹曇的中軍,恰恰是負責補給的張統。
前一陣,魏軍在襄陽、谷城、房陵等地強徵了大量的糧秣,沿著漢水逆流而上,到了子午谷口時,再依靠船隻已是不能。
依靠人力揹負,魏軍負糧兵艱難的將輜重從子午穀道上向北輸送,這一路的征途,於他們來說,就是血與汗的苦難行程。
戰事變幻莫測。
曾經欣欣向榮的魏國漸漸走向末路,軍中的支柱將領徐胤、徐霸兄弟一走一死,許綜、文武在武關道上降了漢國,當年的幾個兄弟,如今只剩下了張統一人還在軍中效力。
這種孤單的滋味,每每夜晚想來,都讓張統心生沮喪,並讓他對投魏是否正確懷疑起來。
對魏國前途失望的,當然不只是張統一人。
曹曇在襄陽時依靠復魏的響亮口號,好不容易聚攏起來的軍心和士氣,也在一天天的艱難行軍中失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