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

子午峪的子口。

杜預領著一支三千人的郡兵守在關隘處,這三千郡兵中,將近一半將卒是由京兆杜氏、扶風蘇氏、扶風韋氏幾個大家族拼湊起來的部曲兵。

在杜預的身邊,蘇紹、韋皋、杜模幾個出仕漢國的年輕人圍在一起,正對子午穀道上的小徑、獵道指指點點,提出堵截魏軍北上的方略。

“仲兄,這一次能不能堵住魏軍,就看我們幾個了,你可要好好謀算一番,千萬不能讓漏網之魚跑到長安去。”杜模將杜預拉到一旁,輕聲叮囑道。

杜氏的興盛就在此役。

杜模雖然因勸降羊祜、杜預有功而受爵,但畢竟上限擺在那裡,杜氏真正的依靠還是杜預。

“哼,桓楷的那點小算盤,也就騙騙賈充、荀勖之流,在我杜元凱的眼裡,他就是跳梁的小丑。只要魏軍過了碾子坪,那他們的死期就不遠了。”

杜預冷哼一聲,對阻截魏軍信心十足。

這一次,漢軍沒有搶佔碾子坪,並不是時間上來不及,而是杜預故意而為之。

翻越碾子坪風險,對攜帶著輜重的魏軍將卒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不出意外的話,魏軍會拋棄好不容易攜帶著的輜重,輕裝向關中疾進。

缺少重甲,又只帶著短刃輕武器,這樣的魏軍就算再勇猛,又如何敵得過全副武裝,手持勁弩利矢的漢軍士兵。

杜預已經準備好了,要用一頓密集的箭雨、從天而降的落石,來好好的招待一番遠道而來的曹曇、桓楷等人。

杜預佈下天羅地網,只等魏軍一頭撞來。

典玄卻對前方的危險一無所知,魏軍雖然有嚮導帶路,但杜預已經更改了漢軍的佈防,嚮導不過是個商賈,又哪裡知曉軍中情況。

四月二十六日,漢魏兩軍在子口一帶遭遇,典玄正率軍沿穀道進軍,卻被埋伏在山樑上的漢軍等著正著。

典玄行進在隊伍中間,猛然聽到落石聲響,待抬頭望去,卻見如臉盆般大小的石塊如雨點般的砸落下來,讓不及躲閃、又缺少鎧甲護身的魏軍將卒個個哭爹叫娘,抱頭慘嚎起來。

“快快,快衝過去。”典玄急聲大呼。

兩側山崖林立,根本無法攀爬,魏軍不是前進,就是後退,相比較而言,典玄還想搏上一搏。

一番衝殺之後,典玄好不容易衝過崖壁路段,待向前看去,典玄一張黑臉立時漲得如豬肝般的難看。

在魏軍的前面,漢軍居然很陰險的壘了一道石牆,而在石牆的後面,再有無數的弓箭手將利矢瞄準了驚慌失措的魏軍將卒。

“準備,攢射!”

“射射!射!”

隨著杜預的一聲令下,漢軍弓箭手一個個鬆開弓弦,將箭矢朝早就瞄準了的目標射了過去,典玄身軀高大,如一截黑塔,瞧著就是軍中勇將,漢軍弓手紛紛將目標集中到典玄身上。

“噗,噗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