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2/2頁)
章節報錯
煩的是他新納的小妾是巴西人氏,因為老父過世,必須要回家一趟,這本來不算個事,巴西也是在魏軍的控制之下。
但現在,鍾會已經下令,麾下將領嚴禁前往巴西,丘建扭不過家中美妾的糾纏,暗暗去了一趟閬中,結果被司馬孚等了個正著。
一番說辭之後,原是胡烈部下、心志不堅的丘建答應,暗中投靠司馬孚這一方,待時機成熟,即起兵反了鍾會。
新漢武德二年,四月二日。
魏國司徒鍾會與新漢衛將軍霍弋在雒城會面,商討兩軍合盟之事,不想鍾會手下大將丘建突然舉兵作亂,鍾會措不及防,想要反抗結果被亂箭射殺。
文人造反,三年不成。
鍾會向來自負,行軍打仗連鎧甲都不穿戴,箭矢及身已是躲閃不及。
霍弋雖然也被亂箭射中,但好歹他還有盔甲在身,在危急關頭,領著親卒殺將而出,急向臨邛方向突圍,路上幸被降魏的句安所救。
等到了臨邛,霍弋已經是身受重傷,幾不能言,老將張翼得知霍弋中伏,不由得頓足捶胸,直嘆當初不該排擠姜維、趙廣等人。
新漢朝中派別有這麼幾個,像張翼這樣基本保持中立的,也有不少,對於劉諶、霍弋想要爭權的想法,張翼從內心來講,是不贊成的,這新漢朝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張翼也是一清二楚,看的明明白白。
常言道:功高震主。
要排擠功臣的話,那也要等天下一統,將魏、吳等敵國勢力打敗了才行,現在新漢才剛剛有了點復興的苗頭,劉諶就這般急不可待,著實讓原本對劉諶很看好的張翼感到失望。
對一個人的瞭解。
除了察其言外,還要觀其行。
沉浸在獲得權力喜悅中的劉諶,還沒有發現他已經和新漢朝中的眾多將領、官員越行越遠。
霍弋不能理事,而當初一心支援霍弋的劉諶也慌了手腳,當張翼和句安提出趁著魏軍內亂、成都空虛的當口,迅速舉兵東進,收復成都時,劉諶卻猶豫了。
成都是那麼好打的嗎?
會不會是魏軍設下的圈套,等著劉諶他們去自投羅網,就象這一次雒城的和談一樣,本來沒有什麼事情,結果卻是慘烈結局。
“要不,給大將軍、驃騎將軍去信,聽聽他們的意見?”當著宗預、張翼等老臣的面,劉諶支支吾吾,終於承認自己當初決定錯誤了。
宗預這些天一直在府中歇息,這倒不是他不想理事,而是脾氣太剛烈,劉諶先前還忍耐,在有了霍弋等人之後,就對宗預沒有了好臉色。
聽到劉諶這麼一推託,宗預頓足怒道:“先帝當年新野兵敗,不得已避居江夏,猶不墜復興之志,如今鍾會已死,魏軍大亂,正是我軍收復蜀中的大好時機,要是錯過了,等司馬孚老賊從閬中兵到,則形勢將大不利矣。”
劉諶被宗預這麼一罵,一張臉漲的通紅,但讓他承認自己錯了,又著實沒有臉面,無奈之下,劉諶藉口要去看望霍弋的病情,扔下宗預、張翼等人一走了之。
“可惜這大好的形勢,就這樣耽誤了,早知如此,我還不如和大將軍一起北上關中,也好過在臨邛受這等閒氣。”宗預冷哼一聲,氣沖沖的帶著費承、董允等幾個親信官員出門而去。
缺了趙廣這個核心人物。
新漢朝的架子無形中散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訴求,這就像五馬拉車,朝著不同的方向使力,結果就是四分五裂。
——
丘建反叛,鍾會身死。
等待中的司馬孚大喜過望,蓄謀許久的計劃終於開花結果,早就等在巴西和蜀郡交界處的杜預得到命令,迅速的率軍西進。
鍾會的部隊本來就是魏軍一支,杜預稍一勸降,即紛紛歸順,衛瓘在鍾會死後約束諸部,等到杜預一到,衛伯玉馬上搖身一變,成為平定鍾會之亂的功臣。
譙周這個太守比衛瓘還要投靠的早,本就是魏國暗間的他,甚至根本不需要作出什麼選擇,因為他本來就是。
拿下成都的杜預,在得知霍弋重傷的訊息後,根本不給新漢喘息的機會,即率大軍向臨邛進攻,張翼率本部一萬餘將士迎戰,結果接連敗仗,損兵七千餘,無奈只得向北沿涪城方向撤退。
已經六神無主的劉諶此時得知張翼敗報,終於鼓起了最後的勇氣,帶著傷重的霍弋等一干親信向漢嘉、安南方向逃竄。
這一回,他沒有選擇和張翼一起往北,也不知道是不是覺得,再無臉面去見姜維、趙廣的原因。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