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漢在巴蜀遭遇挫折。

訊息傳到長安,朝中一眾將領、官員一片大譁。

前些日子,由於接二連三的勝利,他們漸漸的已經習慣了聽到好的訊息,現在卻突然發現,原來敵眾我寡的局面並沒有根本性扭轉。

與原先的那個蜀漢相比,他們擁有的,只不過多個一個趙廣而已。

慢慢的,一個又一個,他們不約而同的來到驃騎將軍趙廣的府上,想要向這個心目中的英雄尋求新漢還有沒有復興的希望。

前廳。

一個巨大的沙盤已經在參軍司的緊急趕工下完成,李球急的嘴角起泡,他怎麼也沒想到,有關中大捷在前,後方的蜀中會有這般慘敗。

“君侯,大將軍及留守長安的各位將領、重臣已經趕到!”

“馬上議事,快!”趙廣厲聲下令。

當趙廣走進議事前廳的時候,姜維、張紹、張遵、陳同、文鴦、文虎、句安等已經等在那裡,傅僉、魏容則因在東、西兩線鎮守原因,一時無法脫身。

“大將軍,各位將領,我這裡長話短說,陛下和衛將軍在臨邛兵敗,目前去向不明,右將軍接戰不利,正在率部向漢中一帶撤退,我們現在要迅速組織一支人馬,兵發蜀中重新穩定蜀西的防線,同時,還要爭取與南中、永安聯絡上,否則的話,大漢在巴蜀的基業就完了。”

趙廣聲音低沉,簡單的向姜維等人介紹蜀中的變局,聽到趙廣這裡肯定的訊息,前來的諸將、官員個個沉默無語,氣氛壓抑得就像烏雲遮日一般。

“嘿,這怎麼搞的,我們離開時還是好好的,只要穩紮穩打不冒險進攻,怎麼會招致大敗?”張遵恨恨道。

他雖然不怎麼懂軍事,但基本的戰略態勢還是能看得清楚的,況且,趙廣前些天也作了巴蜀形勢的分析,講的也是淺顯易懂。

姜維臉上冷峻,擺手制止張遵的報怨,道:“好了,誰的錯以後再說,我們現在議的事,派兵入蜀的事情,這件事越早越好,晚了一旦張翼在漢中又敗,則我軍有可能再無入蜀的機會。”

趙廣點頭,道:“大將軍,剛才我已思量了一番,長安一帶,漢軍兵力約有一萬餘人,後續調集塢堡兵、民兵還可補充兵力萬人,這樣,我率前軍先行南下,大將軍在關中坐鎮,防備東西方向魏軍的進攻,如此可好。”

姜維想了想,掃視眾人道:“攻堅拔寨,元忠勝我甚多,前軍各部組成,在座諸位,可有哪一位自告奮勇出戰?”

未等姜維話音剛落,文鴦已是豁然站起,朗聲道:“大將軍,君侯,文某兄弟自投漢以後,寸功未立,今日請戰,不知準否?”

趙廣與姜維相視一笑,傅僉、魏容等倚重的將領,皆不在長安,趙廣其實早就將目光盯在了文鴦、文虎身上。

“文將軍,此戰非同小可,昔日鍾會入蜀,被我大漢擋在漢中不得前進,今日雖有張老將軍所部接應,但若是怠慢了時機,等司馬孚、杜預安定了蜀西,則我軍長途奔襲又徒勞無功,只怕還會連累關中的存亡。”趙廣鄭重的囑託道。

文鴦、文虎見趙廣沒有反對他們出戰,心中已是興奮不已,連忙道:“君侯放心,我部雖然只有二千餘將士,但皆是同甘共苦的生死之交,此番我軍若為先登,當為君侯開啟入蜀之門。”

“好,李球,給諸葛尚、黃崇兩人下令,讓他們隨文氏兄弟一同出征,其餘將領,各自下去準備,聽候驃騎將軍府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