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無限暢想(第1/3頁)
章節報錯
對於陳瀟的話,幾乎所有的夏國人都是認同的,就連海外國家的人也是認同的。
現在的教育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而且還不一定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以英語為例子。
有不少學生從幼兒園開始就學習英語,一直學習到高中。
但是因為自己生長的環境,本來就不是英語環境。
再加上日常使用的不多,以考試為目的。
所以學習英語的效果,並不是有多好。
有些學生可能學了10多年的英語,也只是在考試的時候用一用,而且效果並不好,甚至還不及格。
等到自己工作的時候,就把自己10多年來辛辛苦苦的學習的英語全部都還給老師了。
連基本的對話都不會,更別說看英語電影或者閱讀海外的科研類文章。
當然這並不是說學習英語不好。
而是說那一種花費10多年長時間學習的這種方式比較浪費人類寶貴的時間,畢竟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個人的精力還是有限的。
不僅僅是英語,其他學科也同樣如此。
花費了幾十年的學習,不過是掌握了前人早已經掌握的知識,而不是創新。
一個人的學習以及最後獲得的成就,其實和生產產品一樣。
一個學生學習前人已經知道的知識,再到自己創新可能都得三四十歲之後了。
同樣,如果以手機為例子。
從手機殼到晶片,所有的東西都要從零開始研發,自己研發,自己生產,那麼成本也會非常的高。
但如果只是研發核心科技,其他的東西從別的公司採購,那麼就會大幅度的降低成本。
放在學習這邊,如果一個人一出生或者是到達特定的年紀之後,就能夠全面的掌握前人已經掌握的知識,而將更多的精力用於創新,那麼國家的創新力也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生物晶片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陳瀟說得對!一個人從幼兒園到大學,少說也得十八,十九年,這麼長的時間讀書還沒用,還得讀碩士,博士,不然連參加招聘的資格都沒有!”
“是啊,其實讀書讀那麼久,很多知識都是用不上的。感覺就是想多設幾個學科拉開分數,把人篩選出去而已。每個人的精力,天賦是有限的,這麼搞很浪費一些人本身獨特的天賦。”
“沒辦法,人太多了,不這麼做,光靠幾科,學歷設定在大學的話,人也太多了。
可是一想到自己讀書這麼多年,哪怕到了大學本科都只是學習過去人的知識,就洩氣。我們讀那麼多年的書本,到頭來竟然還只是溫習前人知識,沒有什麼創新。”
“如果真能直接學到知識,那麼我們就可以把心思花在自己的特長上面。有研究能力的就去研究,沒有的人也能勝任工作,那簡直就是起飛了!”
“我堅決支援陳瀟的做法!這個對於偏科的人來說簡直就是福音。學習這麼多年,很多都是記憶性的東西,沒什麼用,還有很多都是用不上的,真是浪費青春。”
對於普通人來說,學習是痛苦的,前途是渺茫的,能直接灌輸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一些人從不同的角度發出了自己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