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陳瀟對基礎學科相當的重視,無論是晶片公司還是系統公司,都招募了大量的基礎學科人才。

所謂的基礎學科就是數學、材料學,物理學等等。

在螢火系統公司,更是大量的招募了數學人才。

其實夏國的基礎數學人才並不算少,每年全球性的數學競賽獲得金牌的基本上都是夏國的學生,只是他們的發展途徑實在是太窄了。

學習基礎數學的除非那一些特別出眾的人才,大部分在研究生或者是本科生畢業之後都會選擇轉行。

轉行的路徑也非常單一,要麼就是進入學校做老師教數學,要麼就從事統計會計的工作。

新千年以後隨著夏國軟體事業的發展,也有不少人轉行做軟體。

但是夏國的軟體基礎本來就很薄弱,從數學轉行而來了,並沒有得到多大的發展,雖然拿著較高的工資,但是也浪費著自己的青春。

長天科技和其他行業公司不一樣,長天科技招募數學新人才,全部是投入高精端研究。

比如在演算法上需要數學人才去創新和突破。

比如在通訊領域上也需要數學人才創新和突破。

長天科技對數學人才的要求其實並不高。

因為陳瀟的手中就有一套相當先進的方法和運用流程。

只需要這些數學人才將一些理論性的數字和公式的表達就行了。

而且在長天科技相當前尾和寬鬆的工作氛圍之中,這些數學人才有更多的時間琢磨基礎數學,並且在數學領域取得一些創造和突破。

陳瀟召集楊飛的團隊開會。

向團隊詳細的介紹了被命名為“深空動力”這款遊戲的一些詳細的引數設定。

陳瀟要開發100噸推力的發動機,而又不僅僅是開發100噸推力的發動機。

他需要的是創造一款模型,這一款模型能夠為下國的發動機事業作出卓越的貢獻。

在國際上,大型航空航天公司設計發動機一般都會使用到ANSYS、Gasturb和模型處理的Creo等等。

但是這些軟體都有一些致命的缺陷,比如三維流體彷真達不到要求,以及整合化不高,各自為戰等等。

而且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這一些軟體都是民用級別的軟體,可以用於涉及民航的發動機。

要是用於設計戰鬥機的發動機,無論是在精度還是在資料體量上,和實際需求都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這一些軟體對夏國的使用者是遮蔽的。

夏國的使用者要想使用這些軟體,要繳納高昂的使用費,提交使用說明申請書,對使用進行解釋說明,還有很多軟體自帶的模型,對方是絕對不可能交給你用的。

因此夏國的航空發動機研發止步不前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畢竟發動機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技術,而是涉及到基礎數學、力學、電子計算機學科、材料學等多個專業。

飛機發動機的部件更是上萬個。

陳瀟設計的這一款深空動力軟體就是希望能夠將所有的基礎部件完成建模(這裡的建模不僅僅是外觀建模,更重要的是資料建模)並且能夠組裝到一起,而且還能夠,在模擬的環境下進行試驗。

陳瀟需要達到的目的是,100噸推力以下的發動機都能夠在升空動力這一款軟體中進行設計,並且能夠保證設計成功,設計出來的產品落地成為實物之後,能夠經得起實驗室和實際應用的考驗。

如果這一項工作交給全球的任何一家航空發動機公司來做,都非常的艱難。

因為這些航空公司沒有最終的資料,他們做綜合模型基本上就是盲人摸象,也像是解擁有無窮多解的方程式,沒有一個準數。

但是陳瀟這邊不一樣。

陳瀟要做這個工作就非常的簡單。

因為陳瀟瀟的手中有100噸推力發動機的所有的詳盡的科研資料。

如果將這些資料轉化為軟體的引數條件,那麼模型就可以向下包容。

用簡單的語言來說,科研人員在模型之中調整任何一個引數,就會得到與之對應的適合的其他引數,這些都能夠解決100噸推力以下所有發動機的設計問題。

當然實際操作肯定比這個要複雜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