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設計目前為止,根本就沒有出現在商用計算機的晶片設計上,長天科技的這種設計絕對是超前的。

戴爾的代表看著盤古2號晶片的基本資料,大為吃驚,直接貢獻了150點影響力。

戴爾的這些代表也算是計算機方面的專家,他們知道雙核處理器可不是將兩塊CPU拼在一起就了事的。

而是有相當複雜的生產和製造工藝。

因為兩塊處理器要分工合作,在相互不打架的情況下,同時處理不同的資料,並且將處理的這些資料總部的反饋給計算機和使用者。

這可不是簡單的1+1=2,這樣的加法。

也只有超強的晶片設計能力,才能夠設計出雙核晶片。

戴爾的代表卡列夫對同事說道:“盤古1號晶片我們就不說了,看這一些資料,應該能夠達到英特爾奔騰三中流晶片的水平,但是如果有碳晶快取加成,再加上其他硬體以及螢火os的最佳化,達到目前主流中低端CPU的效能應該問題不大。”

“你看看那一塊盤古2號雙核處理器,我覺得他的主頻雖然才3.0Ghz,但是使用了12兆的二級快取,而且是兩塊核心同時工作,這個效能恐怕能夠和英特爾的高階晶片相媲美。”

卡列夫趕緊打出手機,將晶片的具體資料給記錄了下來,並且立刻將這一些資料發回給戴爾燕京總部。

卡列夫敏銳的感覺到,晶片的雙核時代應該來臨。

在晶片的設計和生產沒有辦法擺脫摩爾定律時,採用雙核設計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晶片提升效能的唯一途徑。

戴爾一直在關注著晶片更新換代的事情。

戴爾的高層,特別是戴爾的高階工程師,一直都在想著到底是英特爾先搞出雙核晶片還是amd先搞出雙核晶片。

沒有想到最後搞出雙核晶片的並不是這兩家傳統的晶片公司,而是夏國的沿江半導體公司。

當然設計還是長天科技。

有一些不是很懂技術的記者已經開始得到失望了。

“居然是130奈米制程呀,技術水平不是很高呢。”

“有一些小小的失望,和英特爾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不過我還是滿足了,畢竟我們也算是有能力設計和生產計算機晶片了。”

但是那些懂技術的行業人士,包括多家計算機公司的代表以及華強北的批發商大佬,此時沒有發表任何評論,而是在等待著吳軍的進一步說明。

晶片這個東西的確有效能的高低之分。

但是計算機是一個綜合體,並不是你的晶片效能強,整個系算機的綜合效能就強。

而是有很多變數共同制約的因素。

所以大家此時不發表評論,就是對盤古2號雙核晶片有所期待。

此時,吳軍有一些遺憾的說道:“在我和長天科技晶片實驗室的同事聊天時,我其實得知,長天科技的晶片設計製程已經達到了65奈米,只是因為受制於現今沿江半導體公司的生產技術,所以就是我奈米的晶片我們可以設計出來,但是沒有辦法生產出來。”

“為了提高我們晶片等預算能力,我們在高階的盤古2號晶片上使用了雙核技術,目的就是為了取長補短。”

這話一說更是全場震驚。

“長天科技居然能夠設計65奈米級別的晶片?開什麼玩笑!”

“65奈米?英特爾最先進的技術不就是65奈米嗎?而且目前還不能夠量產!沒有想到長天科技的晶片設計技術竟然會這麼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