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午。

臨近聖誕,影院員工再度進入了忙碌狀態。

京城,五棵松耀萊影城。

“今日《中國太陽》正式上映,現在是上午十點,售票廳裡已經排起了長隊。15日首映之後,該電影在各大高校進行了一輪點映,票房收入據說已經突破千萬,口碑良好,現在讓我們採訪一下現場的觀眾。”

“先生你好,請問你是來看《中國太陽》的嗎?”

年輕人笑笑,“對,前段時間不在學校,沒趕上點映。聽說口碑很好,今天特意過來看看。”

記者又看看年輕人手裡的一本書,“你是劉慈欣的迷嗎?”

“不算是,只讀過《三體》。這本書是剛才買票的時候一塊兒買的,是大劉的短篇集,《中國太陽》的原著就在裡邊。沒想到大劉的短篇寫的更出色,點子和創意都很精妙。”

“謝謝接受採訪,祝你觀影愉快。”

記者走了兩步,又看到一位鬚髮皆白,穿一件中山裝,後背挺得筆直的老人,上前問,“您好,您也是過來看《中國太陽》的嗎?”

“對啊,”老人說話聲中氣十足,“我以前就是空軍,對航天很感興趣。要不是年紀太大,上太空的興許就是我了。”

“這部電影有什麼吸引你的地方嗎?”

“聽說場面很大,還有就是幾個小後生說看的哭了,非要請我來看看。”

“感謝接受我們的採訪,祝您觀影愉快。”

“《中國太陽》零點上映,截至現在,全國票房即將破億,已經重新整理《地心引力》的首日記錄。各大影院的事前安排都被影迷的熱情所打亂,幾乎每家都出現了爆滿情況,為此不得不增加2d放映場次,但觀眾仍舊絡繹不絕。”

“新浪娛樂為您現場報道。”

首映之後,《中國太陽》的熱度達到了一個巔峰。郭凡趁熱打鐵,跟飛人似的在滬上、京城、藍鯨等地飛來飛去,在各大高校中進行了一圈點映活動,極高的口碑讓觀眾對電影的期待度大大提升。

滬上,路演宣傳現場。

主持人再度發揮了整活挑事的天賦技能,暗搓搓的問,“郭導,你覺得《中國太陽》和《惡棍天使》誰票房更高?”

“肯定是《中國太陽》!”

主持人愣了一下,吹牛的見過,能吹牛吹的這麼硬氣的還是第一回。

“你的理由是什麼?”

“賀歲檔的觀眾喜歡看結局圓滿的作品,喜歡看喜劇片,這是多少年的規律。但是隨著觀眾的年輕化和電影閱片量的增加,他們對一部電影的評判是更為多元化的。

《中國太陽》有寶強哥跟徐徵老師,首先喜字是佔住了。其次,我們是科幻電影,它的特效跟前幾年的《地心引力》絕對是同一個等級,對於喜歡看大場面的年輕人,有著更高的吸引力。”

郭凡認真分析道,也沒去貶損《惡棍天使》,顯得自己low,而是從優勢上說。

“從這兩年的市場反饋來看,觀眾對於科幻片的歡迎程度要更高。尤其是《地心引力》之後,觀眾更期待國內電影的進一步工業化發展。而且,相比於《地心引力》,《中國太陽》要更加的浪漫,也更加的未來。”

“感謝郭凡導演和《中國太陽》劇組接受我們的採訪,祝你們的電影大賣!”

路演結束,幾人上車,準備前往另一處會場。

“嘿,你現在挺能吹啊?”徐徵笑道。

郭凡特老實的從兜裡拿出幾張紙,“這都是公司給寫的···”

“哈哈,行,好好念!”

於是,下一個路演現場,郭凡身子一仰,顯出一副獨孤求敗的樣子,“我覺得《中國太陽》會創下國產電影的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