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首映(第1/2頁)
章節報錯
6月12日晚,第13屆滬上國際電影節拉開了序幕。
大劇院門口鋪開了長約五十米的紅毯,高矮胖瘦大大小小各路明星先後登場,有種後世毯星在三大獎紅毯上過堂會的既視感。
本來主競賽單元就沒啥人關心,再加上這一幫蹭熱度的明星,關注度就更低了。
劉記者在紅毯邊上站著,每當一個明星走過就機械化的按一下快門。明星們似乎也養成了條件反射,似乎只要看到閃光就會下意識的微笑。老劉當記者十幾年,碰到過要打人的、要逃跑的、要叫人的各路明星,唯一的法寶就是手裡的相機。
只要閃光燈一亮,甭管多兇的人都得笑一笑。
趁著採訪的間隙,老劉放下了相機。
“他孃的,半個小時拍了兩個g的照片,啥時候能完吶?”他低聲罵道。
旁邊的同事看了看長長的隊伍,笑道,“早著呢,估計今晚這紅毯得倆小時。今年不錯了,明星這麼多,好歹回去有東西寫了。咱辦公室小張被派來採訪白玉蘭獎,十幾天的功夫連照片都沒拍幾張,咱們已經很輕鬆了。”
也是,去年上影節紅毯冷清的夠可以,今年倒是不錯,就是不知道能持續多久。
年年上影節都是明星扎堆,除了照片,啥玩意都留不下。連罵人都罵不痛快,去年論壇上王曉帥罵人倒是吸引了不少眼球。但知道王曉帥是誰的本來就不多,罵來罵去,連個頭條都上不去,丟人!
聽說,今年王曉帥還是主競賽單元的評委,記者們很高興,紛紛在心裡為王導加油,希望他能再接再勵,今年繼續罵人!
紅毯上,劇組的人各自抱團:《趙氏孤兒》、《槍王之王》、《西風烈》、《楊門女將》等一系列劇組排著隊就出來了。所到之處快門聲響個不停。論場面,確實比年初的柏林電影節要強多了。
《登堂入室》跟《鋼的琴》也各自成團上了紅毯,一邊是關錦朋、萬年、于飛鴻,另一邊則是王千原、秦海陸以及導演章猛。
“嘿,趕緊準備,正主來了!”同事提醒道。
老劉有點無聊的抬起頭,“嗨,不就是柏林影帝嗎?有啥拍的?後邊還有鞏麗呢,我得省著點拍!”
“不拍他拍誰?普巴甲啊?誰認識他啊!”同事罵道,架起了手中的話筒,“趕緊的,別墨跡。”
國際化的紅毯上,眾星雲集,除了國內的一眾明星外,還有鞏皇以及約翰庫薩克這樣的實力派。當然,鞏皇這次來是為了宣傳《諜海風雲》,跟主競賽沒啥關係。
在一眾凹造型的明星中,這麼一幫人顯得格格不入。
青年影視這一幫人都是見過世面的,紅毯這就是個宣傳工作,沒必要太熱情,也沒必要太激動。你看那每個相機面前都要停一下的,九成可能是個新丁,專門蹭熱度的那種。
跟這撥人嫻熟的姿態跟淡然自若的表情相比,產後復出的張白芝也好,趙燕子也好,都得靠邊站。
萬年一夥人也沒顧上接受什麼採訪,自顧自的走完了紅毯,在重點位置停了兩下,讓記者們拍個照,也算是盡了力。
開幕式上記者頭疼的是不知道該拍誰,人太多!
而閉幕式上,記者頭疼的同樣是不知道該拍誰,因為沒啥人!
年年如此,年年不改,記者跟組委會似乎也逐漸習慣了這種尷尬。畢竟,吐啊吐啊就習慣了!
······
是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正是兼職的好時機。
清亮的月色之下,於琢來到了大劇院門口,從包裡掏出志願者證,從側門走了進去。
他是滬上某大學的學生,這次在女同學的慫恿之下,報名參加了上影節的志願者。主要的工作包括翻譯、放映,還有最重要的,佔座!
沒錯,就是佔座!
跟別的影展不太一樣,歐洲三大展每年都有黃牛瞎晃盪,專門出售頒獎禮以及一些大熱電影的門票,生意好的不得了。而在上影節就不太一樣了,大部分時候主競賽影片壓根沒人看!
這一現象在開幕式影片放映時最為嚴重。
每年,開幕式剛剛結束,嘉賓們魚貫而出,彼此寒暄。而此時,劇場入口的一個角落裡,一組組排列整齊的學生志願者正在有秩序地候場,他們的任務是“填坑”。
參加開幕式的嘉賓和領導很多人都不看開幕片,如果他們走了,就會空出好多位子,場面不那麼好看,於是組委會就想到了這一招,用志願者來填補這些空座位。
堪稱是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句話最為有力的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