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1日,威尼斯。

正在進行中的本屆威尼斯電影節,華人面孔一片攢動,除了賈科長成為“地平線單元”的評委主席外,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有杜奇峰的《奪命金》、許安華的《桃姐》以及魏德勝的《賽德克巴萊》。

而入圍地平線單元的還有徐昊峰的《倭寇的蹤跡》,這貨跟賈科長還是同屆不同系的同學,萬年還是到了威尼斯之後才知道的。

最新訊息是,內地導演蔡尚君的《山海》也以“驚喜電影”的身份搭上末班車。如此一來,22部主競賽片中,竟有四部是華語片。一時之間,頗讓人產生幻覺,似乎華語電影一夜之間變得強大起來,有橫掃國際電影節之勢。

除了這四部純正的華語片之外,樓燁的《花》也順利參展。《頤和園》未經允許參展戛納之後,樓燁就被處了五年禁導,跟當年的姜聞一個待遇。

今年9月份,便是樓燁正式解禁的日子。也是因為之前太浪,別人遞交劇本稽核只需要交大綱,而樓燁就得把完整劇本交上去,省的丫再往劇本里加啥不可告人的東西。

而實際上呢,今年華語電影不僅在國內市場上有些頹勢,在國外也是集體撲街。今年的柏林和戛納影展上,華語片在主競賽單元幾乎全軍覆沒。

幾個月的功夫,華語片不可能直接變成超級賽亞人。

威尼斯影展上華語片的盛況,只能說明此地影展競爭力不斷下降。

當然,更加重要的原因還是主席馬可·穆勒是個鐵桿華語片影迷,這位生於1953年的義大利人是個能說一口大碴子味兒普通話的“中國通”,他也曾在中國的遼寧大學就讀,深諳國人的思維,也對國內電影充滿好意,這股中國風就是由他一手掀起。

水了吧唧的華表獎之後,萬年在31號便跟隨著公司的大批人馬來到了水城。目的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參加《倭寇的蹤跡》電影的釋出會和首映式,另外一個便是帶著《升級》參與展映,順帶著找些冤大頭。

&nk2對藝術片的銷售很擅長,但是《升級》跟藝術片的套路完全不同。上市之後,青年影視開始籌劃在歐洲和美國建立辦事處。本次前往威尼斯,很大的一個目的便是踩點加協商,找一個比較中意的合作伙伴。

之前,他對於威尼斯的印象,除了電影節之外,便是那句著名的“星期天吊死威尼斯總督”。

精羅震怒啊!

而到了威尼斯之後,他除了驚訝還是驚訝。萬年還沒見過一個把船當成主要交通工具的地方,即便是江南水鄉,船更多的也是暫時的休閒之用。烏篷船上輕搖櫓,更多的還是情趣,很少見到有人會像是開車或者步行一般如此頻繁的使用船。

萬年一點都不喜歡水,雖說閒下來的時候會跟著老帥哥在京城的各大水庫轉悠,但是他對深水一直有種莫名的恐懼感。

而威尼斯就剛好在那條臨界點上,水域雖廣,但不比水庫。縱橫的水道讓他想起了江南水鄉,長短參差的橋樑和密密麻麻的小船讓人感覺分外的···安全。

對,安全!

這裡落水的話,估計都不用求救就會有好幾艘船過來救你。

威尼斯電影節的舉辦地在麗都島,位於主島的東南方。這裡的常住居民不多,大多是遊客來來往往。在民居之外,更多的是酒店和賭場。

31日上午,一眾人等到了本島,之後又坐船二十多分鐘才上了麗都島。

今晚電影節就要開幕,他們上島之時已經是下午。眾人到了酒店安頓好,只待晚間的開幕式紅毯。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