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開拍,10月後期製作,12月上映,半年的功夫,能產出什麼好作品來?

即便是有賀歲片金三角:“馮曉剛+王碩+葛大爺”的加持,這電影還是慘不忍睹,大寫的“撈錢”倆字似乎寫在了葛大爺那鋥亮的腦門上。

其實,電影裡還是有些優秀的東西的,它探討了生命、探討了死亡,探討了美麗跟愛情,也有許多聽了讓人會心一笑的小段子。

放在小品裡,那絕對出色!

但是放在電影裡,就讓整部電影看起來像個段子集合體,完全沒有主線故事,走到哪兒算哪兒!

主角的感情線就更是多餘,本來葛大爺跟舒琪倆人就夠不搭的,劇情裡還加了個李香山,讓重點直接跑偏,看完迷迷瞪瞪的,都想不起什麼重要情節。

靠著上一部的觀眾基礎,《非誠勿擾二》的開局堪稱完美,首日票房3325萬。一時之間,小鋼炮大出風頭,首日票房榜冠亞軍都是他。

22號當日,全國影院的排片比例為《非誠勿擾二》35%,《讓子彈飛》30%,《人山人海》上映接近半個月,排片量有所降低,為25%,剩餘的電影則均分10%的排片。

不過,跟自己兩位對手的好口碑相比,《非誠勿擾二》在社交媒體上的名聲可以說是臭大街了。

“馮曉剛生生在王碩寫的《李香山傳》里加入了秦奮和笑笑兩個人物,孫紅磊苦啊,本來是主角,奈何碰上馮曉剛跟葛大爺!”

“這旅遊宣傳片拍的比《人山人海》強多了,寧皓也就是拍拍山水,哪兒能比得上馮導,專往旅遊區裡頭鑽,一進一出一分錢沒花,還白落幾千萬!”

“王碩是不是要給春晚寫小品啊,怎麼這電影跟小品集錦似的?”

“葛大爺的屁股掛在了姜聞的樹上,馮導的屁股,估計是掛在花藝的銀行賬戶上了。”

“誰都不服,就服馮導。香江導演圈錢,那都是外行。圈錢電影啊,還得看咱小鋼炮的!”

其實吧,植入廣告這件事,從電影誕生之初就已經存在,不能說絕對正確,也不能說絕對錯誤,只看一個指標:電影好不好看。

好看了,你怎麼說都有理。

不好看,你說出花來,人家回應就一句:你拍了個爛片!

《非誠勿擾二》就屬於這第二種情況,第一部廣告雖然也多,但至少劇情上說得過去,有個主題能讓主角不停的抒發人生感想,沒那麼膈應,甚至於在葛大爺的演繹之下還挺討人喜歡。

而第二部那些感悟跟劇情的割裂太嚴重,跟人物的割裂也太嚴重,毫無來由的感悟,沒人在乎。電影不好看,裡頭的那些廣告自然就被提了出來。

眼看賀歲檔老大的位置不保,馮曉剛看著網上的那些評論,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面對新華社的一篇社論,馮曉剛直接在微博上回應道,“汙衊出品方買通媒體對影片交口稱讚,極盡能事給蓬勃發展的電影產業抹黑,把電影業形容得不堪入目。請問新華社記者,你何以對華語電影懷有如此深仇大恨?”

這話說的,殺人誅心,就差問一句“是何居心”了。

成了大師,大概脾氣也會相應的增大。

所以說,還是老謀子靠譜,我拍我的電影,你們該罵罵,該看看,跟我沒關係。

什麼叫大師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