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自公佈製作之日起便受到各方關注,新聞也是一浪接一浪,先是鄭小龍宣佈加盟,然後又是青年影視號稱投資八千萬打造劇王,由不得影視圈不重視。

首先,《甄嬛傳》是大ip改編。在宣佈立項的時候,《步步驚心》、《蝸居》這些ip改編電視劇還沒播出,影視圈裡對這些的商業價值還沒啥判斷。後來,《蝸居》一播出,大家才看出來,臥槽,這玩意這麼火呢?

其次,《甄嬛傳》是京城電視藝術中心跟青年影視合作的專案。一方是拍出過《編輯部的故事》、《金婚》這些高質量電視劇的導演,根正苗紅。另一方則是出品過一系列大熱電視劇的影視公司,怎麼看,這電視劇都得火,都用不著思考!

從電視劇立項開始,《甄嬛傳》就是衝著劇王的名頭去的。看看班底,看看投資,一點不含糊。同時,影視圈裡只要有點腦子,能分得清前後左右的,都能看出,自己要是能出演《甄嬛傳》主角,那影響該有多大。

事實上,除了那些完全不接電視劇的一線之外,大部分的女星都開始盤算著怎麼著混個角色。女主角演不了,女配角還演不了?演技不夠,錢還不夠?

也就是這個時期的大甜甜看不上電視劇,不然主角是誰還不好說呢!

2008年年底立項,2009年1月開始培訓,4月開拍,9月殺青,而到了2010年12月,這部劇終於準備播出了。

賀歲檔上,電影市場正殺的火熱。

與此同時,《甄嬛傳》正式在滬上臺首播。

《甄嬛傳》不是《步步驚心》,娛樂性沒那麼強,不適合在湘南臺這樣的頻道播出。而且電視劇將近八十集,播出週期長的離譜,讓人有些擔心播出效果。

出乎意料的是,開播數日,收視率始終保持在前三,十分穩定。在播出將近三十集,劇情漸入佳境之後,收視率突然暴漲,躍居到了全國第一。

這部劇從一開始就要拍成類似於《康熙王朝》那樣的正劇,而並非是狗血宮鬥劇。

大刀闊斧的修改劇本,精緻到極限的道具服裝,再加上鄭小龍對錶演的細緻要求,《甄嬛傳》在播出之後贏得了滿口的稱讚。媒體們給了這部電視劇極高的評價,稱其為“最好的一部改編作品”。

“在眾多雷翻天的後宮劇中,《甄嬛傳》算得上是一部非常正統的劇了。認真的製作,令這部後宮劇有了不錯的素質。萬倩的古裝依舊驚豔,在表演上也不愧為一線明星的水準。作為一部宮鬥劇,能做到不“雷”這一點,已經難能可貴了。《甄嬛傳》在滿足人們對宮廷和女人心計的獵奇心理之餘,更塑造了一種殘酷肅殺的歷史蒼涼感,加上導演鄭小龍一貫的現實主義風格,便成就了一部令人難忘的深度之作。”

《求是》雜誌也讚道,“《甄嬛傳》不蹈歷史劇戲說的舊轍,也不循唯史實是瞻的圖解式老路,實現了一次頗具文化意義的藝術突圍。它讓我們深切地認識到,文藝創作的基本規律不會過時,如果不能用好看的故事吸引人,用生動的典型感動人,用精良的製作愉悅人,再深刻的思想都無從談起。”

說實話,孫麗演技確實好,但古裝打扮也是真的不好看。

前期為了突出少女感,娘娘還披了個大劉海,就是海報上的那個造型,瞅著巨出戏。而萬倩的古裝扮相就要更加出色一點,再加上她生來自帶的大女主天賦,《甄嬛傳》播出之後,受到誇獎最多的就是萬倩。

雖然萬姑娘的總攻形象已經憑著《幸運鑰匙》深入人心,但是《甄嬛傳》中她的演技還是讓人眼前一亮。前期的天真,後期的陰狠,表現的淋漓盡致。網路上,觀眾們對她的演技也是一窩蜂的好評:

“百忙之中抽空看了兩集我家萬老闆的《後宮甄嬛傳》,萬倩在裡面也太美了吧!!逆生長啊??我以前很少看宮廷劇,這個真的不錯,場面宏大,演員陣容強大,製作精良,劇情也不拖沓。”

“萬倩之前有無數個甄嬛,萬倩之後再無甄嬛。”

“服化道良心,編劇功不可沒,萬倩電視劇作品的巔峰之作。”

當然是巔峰之作了,《甄嬛傳》之後,萬倩近幾年估計就不會再接電視劇了,肯定得用心演。等到明年,白玉蘭視後一拿,影后視後雙持,基本就是國內獨一檔了!

······

轉回電影戰場,此時賀歲檔上,《人山人海》跟《讓子彈飛》打的火熱,老大跟老二打架,剩下的一幫嘍囉險些被團滅。

兩部電影的票房成績都極為優秀,沾了早上映一週的光,《人山人海》票房領先不少,但是《讓子彈飛》漲勢兇猛,18日的當日票房竟然突破了六千萬,超越了《阿凡達》。

如此一來,壓力就轉移到了最晚上映的《非誠勿擾二》的身上。

小鋼炮本人倒是絲毫不虛,近幾年的賀歲檔玩下來,電影雖多,但能真正威脅到他賀歲片之王地位的電影還真沒有,突出一個“獨孤求敗”。

他今年的重點專案是《大地震》,六億的票房已經足夠讓投資者和公司滿意。至於《非誠勿擾二》就是一部在賀歲檔裡湊數的電影,從頭到尾都透著一股敷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