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一章 廷尉的人,都這般好說話?(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后被禁足快半月,前朝暗流湧動,公子成一黨漸有抬頭之勢。
“這當口太子要納殷姑娘為妃?”訊息一傳出,七姑娘想起那個愛書如命,用倨傲掩飾自個兒真性情的女子,打心眼兒裡覺得蔚為可惜。
能在這樣的時代,說出“女子當腳踏實地,名符其實,真本事過日子”,這樣的膽識,不是誰人都有。
替他將批好的公文合上,又攤開新的一本。往日他忙政事的時候,她鮮少提及不相干的事,更不會多話。今日,卻是心裡堵得慌,唏噓不平,有些替殷宓抱屈。
太子在這時候納了殷宓,她是真看不上眼。靠聯姻鞏固與江陰侯府的盟約,將殷宓置於何地。做給旁人看,彰顯太子一黨,輕易不會動搖根本麼?
他握筆的手稍稍一頓,聽出她話裡的憾然與低沉,深邃的眸子低斂著,未做回應。
望著他平靜的側臉,她心裡有些墜墜。或許,在他眼中,跟太子看殷宓,是一般無二的。轉念一想,只頹然嘆一口氣,當真沒道理怨他。這世道,對錯只在於誰能活得長久。她的那些個小小的善心,不識時務,便成了瞎操心。
他一身錦袍,目色平和。聽她長長吐一口氣,仿似釋然。他在宣紙上落下“秋後問斬”四字硃批,殺伐全隱在容與風流的筆鋒當中。
“不念了?”她的那些個溫吞吞軟心腸的毛病,自打他告知她此事起,便沒指望她能夠安生。她這般快便能轉過彎兒來,倒讓他有些刮目相看。
這人頭也沒抬,語氣怎麼聽都是不耐她絮叨。她努努嘴兒,兩手捧起一摞公文,懷裡顛了顛,轉身朝門外去。“不討您嫌棄。”走出幾步,又俏生生回頭,“回來再給您換盞新茶。”
仲慶的手藝及不上她,端到跟前,這人也不愛用。有些事,她樂意為他親力親為。
抬眼看她離去,他目光盯在她身上,直至她背影消失在竹簾後,這才收了回來。即便她人不在跟前,他身旁依舊繚繞著她沁甜的香氣。
“仲慶。”她招呼人過來,先吩咐了備好熱水,順帶問起她慣用的茶碗。“怎地今早換了一隻?”她很喜歡與那人同款的式樣,描青花枝,素雅大方。茶盞成雙成對,她有著自己的小心思。
仲慶到底年歲小,眼角偷偷往門裡瞟,有些怕她生氣。“小的也鬧不明白。大人昨日離去前特意交代,讓撤換了您的茶盞,改日另尋了好的給補上。”
七姑娘嘴角抿一抿,放了人離開。壓著唇邊快要溢位的笑意,腳步輕快往前堂去。
起初還以為是仲慶收拾時,不當心摔壞了茶碗。可想想時機也太過湊巧,不由的,便猜想會不會與那人相干。
這會兒問出了緣由,想他自昨日起,除了對歌姬助興一事,言簡意賅作了解釋,話裡提到了賀大人。旁的,再沒有隻言片語。
還以為他遠不如當初那般,不喜她與江陰侯府之人走得親近。如今看來,小小一隻茶盞,被賀大人碰了,便會礙了他眼。七姑娘心裡偷偷竊喜。
被人在意,總是歡喜。
將公文交給徐大人派發各司,在前堂與大夥兒寒暄幾句。七姑娘跨出門檻兒,意外的,竟碰上個熟人。
“張姑娘?”這不就是當日女官試最後一輪,被她說動了,與她搭檔的張姑娘麼?怎地今日會在廷尉衙門裡遇上?若是她沒記錯,張女官之前派的,可是駿馬監大人手下一份兒閒差。
張姑娘也是一臉驚喜,沒想到剛來陌生府衙便遇上了舊識。強壓下欣喜,守著規矩,端正與她見了禮。
“也對,你二人本是同屆女官,當是相熟。這般倒好,往後衙門裡,再多了張女官與姜女官一道分擔,大夥兒肩上的擔子越發輕巧了。”徐存見門口來人,笑著近前,挨個兒給諸人做了引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