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怎地是你?世子人在何處?(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暑過後,時序轉至立秋。諺語言,“立秋之日涼風至”。趕早,今個兒是與關夫人母子餞行的大日子。
七姑娘一身女官袍服,用心梳妝一番,略微施了層薄妝,氣色看起來很是紅潤。趕車的童伯已侯在門外,七姑娘登上馬車,身邊只帶了拎包袱的春英。
那人下了早朝,會經永定門,一路向北徑直往渡口去。說好了,在那兒與她會面。
快到渡口,遠遠便聽到在此處上工的人,帶著濃濃的京腔,高聲吆喝。春英掀簾子瞅一瞅,只見岸邊車水馬龍,各式轎輦長長排了一溜兒,迎來送往很是熱鬧。正待放下車簾,眼梢不經意瞥過一處,定定看過去,一雙眼睛瞪得越來越大,似發現了多了不得的大事兒。
“小姐。”春英指著右手邊兒,停靠在柳蔭下,掛湘妃色帳子的軟轎,面上露了分難色。“您瞧那是不是郡主的轎輦?奴婢瞧著,不論是那轎子還是外頭守著那丫頭的打扮,都跟咱初進京時,郡主親迎大人那陣勢,一般無二的。”
春英語帶焦灼,怎麼也想不到,自家姑娘會在此處與郡主遇上。
七姑娘訝然,傾身靠過去,倚在窗邊兒打望。但見那頂華貴的轎輦,緊緊停靠在國公府車駕之後,兩邊兒侍人,得空拉扯幾句閒話,瞧那股子相熟勁兒,顯是認識。還真被春英給說中了。
“小姐您看,是不是等大人來了,您再下去?”春英這是怕如此沒個準備的碰面,世子爺不在跟前,自家姑娘得吃虧。
七姑娘靜靜凝望片刻,搖了搖頭。“不成。先前已與關夫人見過,此時避而不見,大是失禮。”單只是幼安,別說避而不見,繞道也無妨。可此番前來,看的卻是關夫人顏面,那位夫人待她很是和氣,她若是躲躲閃閃,便是不知禮數,生生疏遠了這份情誼。
扶著春英,踩了杌凳下地。河畔的涼風掀起裙襬,七姑娘挽挽鬢髮,噙著淺淡的笑,款步迎上前。
果然,繞過馬車的遮擋,一眼瞧見關夫人與幼安郡主立在岸邊兒,背對著她,似在攀談。關夫人身後還跟著個包頭巾的老媽子,懷裡抱著燚哥兒。梳總角的孩童摟著那人脖子,前一刻還在四下裡張望,一見她身影,認出了人,臉上立馬綻了笑,歡歡喜喜揮手喚她,一聲聲“姑姑”,清脆而響亮。
這般大的動靜,理所當然驚了河畔兩人。關夫人與幼安郡主齊齊回首看來,七姑娘只覺眼前一亮,麗影成雙,煞是驚豔。
一個嬌柔,盈盈似秋水;一個明豔,灼灼如荊桃。
這般的美,看多少次也不會叫人生厭。當真麗質天成,令人豔羨。相比起來,她出門前那番稍微花了心思的梳妝,姑且只算得清新雅緻。
“夫人安好。”兩手扣在腰間,福了福。回頭再與郡主見禮。
關夫人笑著虛扶一把,心裡卻是為難。身旁站著的,是臨去前,國公夫人許氏特意囑咐她,需得好好兒親近親近,八王府千金。
對面兒過來的姜家姑娘,卻是世子親自領到她跟前,打過照面,大夥兒和和氣氣用了頓飯。她那弟弟,行事自來特立獨行,叫人看不清深淺。雖未言明,但看他待她處處體貼,她哪裡還能瞧不出來,這位說話帶著江南口音的姜女官,才是世子心頭好,著緊得緊。那晚他護著她的身影,至今令她很是難忘。
關夫人在心頭暗歎,又是一樁理不清的荒唐事兒。正兒八經定過親的,不帶來與她相見,還是人巴巴趕著登門,不顧女兒家的矜持,主動言說要替她母子送行。這會兒倒好,他人是不見,定親的與相好的湊了一處,叫她好生為難。
正待暫且兩頭安撫著,等到他來,再丟了爛攤子給他。便見郡主盯著來人,方才面上和悅,漸漸收斂,淡漠問道,“怎地是你?世子人在何處?”
卻是一分情面也不給。世子在何處,這個時辰,自是剛下了早朝,全無過問的必要。幼安此問,詣在前一句,卻是問她:你憑的哪樣身份,有何面目,立在準世子妃與他阿姊跟前。
關夫人面色微變,不想幼安竟搶在她前頭,見面便是劍拔弩張。她本是打算大夥兒面上至少和和氣氣,心裡怎麼想,私底下再作計較。沒料到,這位郡主脾氣,剛強至此,頗有些與人難堪,不留後路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