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在進賬一大筆錢,陳風華非常開心。

“小華,你這錢掙的太快了,”彭秀蘭有些不踏實,說道:“是不是捐出去一些?”

陳風華笑著說道:

“應該的,我早就想到了。這兩天我跟鄉里的學校聯絡一下,給學校裡捐點錢捐點東西,然後設立一個基金,只要考上大學的都有獎。”

“這個好!”彭秀蘭聽了開心的說道:“雖然你沒上成大學,但捐助一些大學生也挺好的。”

這個想法的確不是陳風華突然想起來,他早有這個打算。

掙了那麼多錢,陳文華一家沒有突然暴富的那種感覺,也沒有突然想狂買東西的慾望。

他其實一直在考慮著這些錢怎麼花。

然後就想到了捐助教育事業。

像自己這樣上不了大學的應該還有,既然自己有能力了,為什麼不幫助一下呢?

第二天,陳風華接替了父親陳元明,在藥房裡配了一天的藥。

接下來便去到了鄉里,找到了主管教育的馬副鄉長。

“在鄉里設個基金?”馬副鄉長饒有興趣的問道:“這個基金是怎麼運作的?”

陳風華現在是鄉里最富的企業家了。按照這樣的發展模式,他肯定是會做一些慈善的。

鄉里有這樣的預計,只是不知道他會怎麼執行。不過無論如何肯定是對鄉里有好處的。

“主要是獎勵那些考上大學的學生。”陳風華誠懇的說道:

“你也知道我沒能上成大學,這是我的遺憾。我不希望再有類似的遺憾,在咱們鄉里發生。”

“你這真是良心企業家呀!”馬副鄉長誇獎。

“沒有那麼高尚,我的錢來自社會,自然也要回饋社會。”陳風華笑著說道:

“我的設想是這樣。每年高考過後,考到一本以上的大學的,每個人獎勵1萬。

考到二本以上的,獎勵5000。考上大專的獎勵三千。”

“這個基金打算投多少錢?”

“只要我的廠子在,這個基金就一直有效。”陳風華笑著說道:

“每年高考完到時候拿著通知書到我這裡領錢。我也不搞什麼儀式,這玩意太麻煩。”

“搞個儀式好一點吧?”馬副鄉長有些奇怪,那些搞慈善都是把聲勢搞得越大越好。

眼前這位倒好,壓根不注重這個。

“沒有必要。”

馬副鄉長試探的問道:“那寫個新聞稿在縣電視臺發一下總可以吧?

你這樣悄無聲息的,大家也不知道呀!”

“新聞稿可以發,這個我沒意見。”陳風華也不是真的打算隱姓埋名做好事兒。

雖然說起來可能有些現實,但這玩意兒有些時候是真的可以當護身符的。

敲定這件事情之後,陳文華就當完成了一件普通的工作,開車去學校了。

馬副鄉長立刻把縣鄉里的新聞幹事叫過來:

“小王,有個稿子你寫一下。”

“啥稿子?”

“就咱們鄉開藥廠的那個陳風華,準備設立一個獎學金。”

馬副鄉長把陳風華的設想給新聞幹事小王說了一下。

“這個稿子只要語言通順,應該直接可以上縣裡的電視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