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倒計時(第2/2頁)
章節報錯
荷蘭方面需要在三天內籌集至少五十萬兩的戰爭賠款,以及交付十艘蓋帆船。
對於船隻,亞爾曼十分痛快的在條約簽訂後的當天,便即全部交付了過來。
這些船隻雖然都是中型船隻,最多隻有兩層甲板,甚至船上的火炮等都被卸了個乾淨。
但是鄭成功依舊沒有表示任何的不滿,火炮這東西,他之前繳獲的就有不少,而且以大明的工匠技術,只要有實際火炮可以參考,自行鑄造也並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對於荷蘭人提出一時無法籌集到如此鉅款,需要分批籌集銀兩的說法,鄭成功卻是表現的極為慷慨,只是要求三天之內必須拿到一半的賠款,其他的可以分批償還,但卻是需要計算利息。
之所以這般慷慨,也是有鄭成功的小算盤在內。
畢竟以他對這些西方人的瞭解,這些只重視拳頭,只尊重強者的傢伙們,一旦時間過長就會好了傷疤忘了痛,只要自己不斷的示弱之下,估計荷蘭人事後必定會找出種種理由,不斷的拖延款項的交付,甚至若是形勢有變,他們會很樂意的將這筆款項給直接賴掉。
這對他來說並不是壞事,畢竟日後臺灣是必須要拿下來的,華夏人打仗向來講究一個師出有名,那借口對方賴帳而發起收復臺灣的戰爭,那便合情合理了。
在基隆港外徘徊了數日,拿到第一筆五十萬兩的戰爭賠款之後,鄭成功十分乾脆的直接下令返航。
因為他怕拖的時間越長,自己就越會忍耐不住,直接撕毀條約打上臺灣島上去。
在鄭成功在外海與荷蘭人戰爭已經接近尾聲之時,國內的全面大戰已經開始拉開帷幕。
紹武三年五月,接收到了紹武皇帝承諾而來的軍事物資後,李定國留劉文秀鎮守貴陽,自己帶領數萬西營精銳,越過赤水衛,直接殺入了四川敘州府境內。
川人向來排外,更兼連續遭受過數次兵災,因此無論是對於打著明清還是大西旗號的人,都沒有任何好感。
幾乎所有還倖存的百姓,一聽到有大軍過境,立即就會消散於大山之間,根本不理會這些軍隊到底是為何而來,屬於哪一個陣營。
雖然沒有從百姓中徵召的夫子軍的輔助,大軍繁重的後勤保障就成了行軍的巨大障礙。
但是敘州府卻是有長江之利,並且可以從兩岸徵調到足夠多的船隻輔助運輸,反而讓李定國可以將在貴州徵調而來的眾多青壯,大部分遣返回貴州,減輕後勤的巨大壓力。
到達大明已經開始慢慢恢復的統治敘州府城,李定國大軍終於可以在知府組織起來的民夫幫助下,將千里跋涉而來的軍隊在此好好休整了一番。
雖然敘州府依舊還在重建之中,但是自下游湖廣運來,屯集於此的糧草卻數量不菲,不僅可以給大軍以補給,更是有多餘的糧食可以用於當地的重建工作。
在李定國已經躍入四川,南京的朱聿鐭也沒有閒著,開始動員整個江南的兵力物力,緩緩向著南京匯聚而來,北伐已經正式進入倒計時之中。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