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投誠(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當年還不到十歲的他,已經親眼見證了全家死絕的場面,每日間所思所想,無不就是為了一口吃食。為了一口吃食,他幾乎將所有人類的美好全部舍下,無所不用其極。
但在陝西大災再加上人禍,兵禍的摧殘下,一個半大孩子想要掙扎活下去,根本就不現實。
就在他即將餓死之時,張獻忠帶人路過,將他收入軍中,當他吃到人生第一次飽飯之時,儘管明知吃完這一頓就要立即充當敢死隊出擊,他也毫無懼意,甚至對肯給他一頓飽飯的張獻忠感恩戴德,下定決心誓死以報。
當瘦小的孫可望第一次用削尖一頭的簡易木槍,惡狠狠的捅進一個官兵的腹部時,他並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相反突然覺得人生終於找到了方向。
當年若非這些鷹爪牙,他家怎麼會被官府搶走最後一粒糧食,全家餓死的餓死,自殺的自殺?
十數年戰場搏殺下來,靠著過人的頭腦,以及在戰場上夠兇夠狠,再加上過人的運氣,孫可望不僅沒有因為多次攤上敢死隊這種差事交代在戰場上,相反因為屢立戰功而不斷被張獻忠抬舉,最後更是坐上了西營義子之首的位置。
因此對於孫可望來說,滿清殺了給了他一條活路的張獻忠,他是不願意向其選拔的,但他更不想投靠令他全家老小全部死去的明王朝!既然滿清和大明他都不願意去選,那自立就成了唯一的道路。
所以對於李定國一系想要投靠大明朝廷的想法,孫可望是出離的憤怒的,他覺得這些人不僅僅是背叛了收養他們的張獻忠,更是完全背叛了自己和家人!
對此,他不是沒有和李定國開誠佈公的談論過,但是李定國卻是一個一根筋的人。
在張獻忠死後,為張獻忠復仇便成了李定國唯一的想法。李定國覺得單靠西營的實力,想要對抗滿清為張獻忠復仇,完全就是痴人說夢,因此聯合大明共抗滿清只能是唯一的出路。
雙方的理念完全不同,更是誰也說服不了誰。因此孫可望在憤怒之餘,也只能對李定國百般打壓,以至於今日西營已經快要走到分裂內訌的邊緣了。
但是如今永曆皇帝突然跑來貴州,倒是讓一籌莫展的孫可望大喜過望,這簡單就是一個最佳的折中方案。
以永曆膽小怕事的樣子,委實是最合適的傀儡物件。這傢伙對上昭武皇帝屢戰屢敗,如今更是急需有人保護於他,這個時候西營若是伸出橄欖技,他必定會欣然收下。
若是西營投入他的麾下,就完全只是一個名義的問題,實際上依舊是獨立的存在。而且對於李定國一系,也有了最好的交待,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西營的分裂。
而且更妙的是,永曆皇帝只要接受西營的投誠,就必然會處於西營的‘保護’之下。而自己如今坐鎮後方,統籌地方行政事宜,永曆必然會落入自己手中。
只要自己將之控制在手,那自己的意思就可以完全成為永曆皇帝的意思。到時候李定國這一根筋的狗東西,他雖然敢拒絕自己,難道還敢拒絕大明皇帝的旨意麼?
將一個大明皇帝象狗一般的圈養著,不僅可以為自己一家老小出一口惡氣,還能維持西營的統一,讓李定國從此聽從自己的指揮棒,這世上哪還有比這還好的事情?!
一念至此,百般思索都百利無一害,向來果斷的孫可望二話不說便即派出了使者,拿著自己的投誠公文星夜奔赴貴州。
同一時間,孫可望帶著數十親衛離開了昆明城,向著曲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