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但求無禍(第2/2頁)
章節報錯
眼見軍心士氣如此,李明忠更是頭髮都快被急白了。
一旦這種喪失士氣的軍隊拉上戰場,李明忠覺得自己最好的下場就是立即帶著還算可靠的親衛逃命比較穩妥,至於功勞,那還是洗洗睡了吧。
李明忠當然明白眼下的困境與地方士紳絕對脫不開關係,不僅脫不開關係,在軍隊士氣浮動之後,這些人甚至已經開始半公開的與他為難了。
但他卻不敢在這個時候對這些士紳動手了,這種軍隊若不在自己眼皮底下,誰知道究竟會鬧出什麼麼蛾子出來。
眼見局勢如此,李明忠在心中大罵永曆皇帝不爭氣之後,也只能選擇對自己最優的策略,那便是急速向著紹武皇帝靠攏。
他深深的明白,這些士紳們是絕對傾向於能夠給他們更多利益的紹武皇帝,只要他一天還和紹武皇帝對著幹,那他一天就是坐在火山口上,遲早會不得好死。
另外一條路,那便是坐看戰敗,然後單騎逃去永曆處獻上忠誠。
不過這條路更加的危險,依照大明之前的慣例,武將在失去軍隊成為光桿司令後,下場一般都不會太好。
最大的可能是,別說得到什麼樣的獎勵的問題,直接被追責戰敗責任,而拉出去砍了以儆效尤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若是倒向昭紹武皇帝,那如今的一切不安定都會立即嘎然而止,沒有了士紳們的挑撥,官兵們士氣就會穩定下來,他的實力自己會得到最大的儲存。
不過如今這個節骨眼上,只是單單的表示效忠,估計作用已經不大了,畢竟他之前公開支援永曆的立場,已經足以讓他上了紹武皇帝的小黑本了。
他若是想要不被事後算帳,那就得拿出豁出去的心態,去搏一個輝煌的未來出來!
想明白這一點後,李明忠立即明白自己該如何去做了。
他本是一個果決之人,立即就開始了行動。
一邊快馬加鞭的向廣州送上自己的忠誠,更是連夜炮製出一道討伐永曆擅位為中心的繳文,並以傳繳廣東的方式,徹底與永曆皇帝劃清界限。
這道繳文一出,昭紹武陣營目瞪口呆,人人都在佩服李明忠果決的同時,也忍不住狠狠的啐了一口老痰,這孫子的臉皮,絕對已經可以在戰場上硬抗刀槍箭矢了!
雖然鄙夷,但大戰未開,對方陣營便自斷一臂,這依舊令昭武一方的軍隊士氣大勝,三軍還在開撥路上,便即歡聲雷動。
不僅如此,受到永曆皇帝準備跑路,李明忠背叛的連鎖反應,原本位於肇慶府後的羅定州,德慶州,兩州兵馬一日三驚,全部畏畏縮縮,駐足不前。
廣東本地的軍隊遲遲不來匯合,已經集結於肇慶的廣西客軍,更是士氣大洩,任憑永曆派出的督師林家佳鼎如何威逼利誘,他們就是不肯主動出擊與廣州方面大軍野地浪戰,全部龜縮於肇慶城下,不求有功,但求無禍。
在永曆方面軍隊混亂不堪之時,紹武皇帝御架親征的大軍已經越過肇慶府邊界,其前鋒一千三千營的騎兵,更是距離肇慶城不足三十里,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