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授課(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後再把所有的頭數去算腿數。一個頭兩隻腳,算下來可就只有七十隻腳了。這樣原來的是九十四隻足,減去這七十隻腳,那就還差二十四隻腳,那麼,這二十四隻腳就是被砍掉的腳。
再算一隻兔子是被確掉了兩隻足,所以,這二十四隻足說明就是砍了十二隻兔子的腳。
這就得出了兔子的頭數,有了兔子數,就不難算出雞的頭數了。
說來是很簡單,讓李大人一聽,也是茅塞頓開。
蘇小婉在上面講,下面的孩子們聽得很是有趣。這雞和兔子同籠的事,就只有李小五看不明白。
舉手就問道:
“姨,這雞和兔子都不是一樣的畜生,為什麼要關在一起?”
蘇小婉一頓,言道:
“這只是一個假如,就是為了算一個題做出來的一個假設,當然,如果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也就有可能的喲。”
同村的另一個女孩子有些不喜歡李小五的,因為李小五是鎮上來的,穿得也更好,好多女孩子都喜歡她。
當然,主要是羨慕她!
“哼,又沒養過雞和兔子,她當然不知道,我們家就是把雞和兔子關在一個籠子裡的。”
李小五理都不理她,再問道:
“可是姨,為什麼要砍掉兔子的腿,這樣還能接回去麼?”
蘇小婉撲哧一笑道:
“小五,這也只是假設的。”
“可是你說的都是假設的,那怎麼能說你算出來的就是真的結果呢?”
蘇小婉愣一下,哈哈笑道:
“我們小五是真的好認真呢,這問題問得好。這個就是假設發生了什麼事,然後按這個假設的回推,按這個條件,會出現什麼結果,出現這個結果,再能證明一件事情。有時我們思考問題時,也是要先想到這件事的後果,能不能做,這樣來做一個判定。”
“比如,我們路過一條河,可以想到這河水很深,要是一不小心我們就會掉下去淹死。”
“想到這個問題的後果,這也是一種假設,因為這件事沒有發生。我們只是想著可能會發生的。”
但為了不讓這件事發生,我們不能走過這條河,那我們就用一些安全的工具,比如,我們用船,比如,我們走橋上。
蘇小婉給大家講解了一些假設與真實的結果的關係。
蘇小婉講的事,都是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事,都拿就近的事來舉了例。又直白的講解,讓孩子們聽得很是有趣,這可比洪先生講的那些之乎者也有趣多了。
蘇小婉講了這些活躍了一下課堂後,又講了第二個問題。就是最簡單的計算問題。不過,蘇小婉講的是乘法,不是加減法。
蘇小婉在講乘法的時候,順便也就把加法給講了一下。
她主要是要大家懂怎麼做,也並不要求大家要做得多快。
所以,一個下午的課上了下來蘇小婉很是開心,發現這些孩子的接受能力還是不錯的,有好幾個孩子都能很快的計算出來。
當然,蘇小婉是把乘法口訣給寫了出來,貼在了一邊的牆上,讓他們有時間的抄一下,或是背下來。下次再來學的時候,就能靈活運用了。
李大人在小屋子裡,看不到這個口訣,馬上對袁弘毅說道:
“回頭讓你媳婦給我一份。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