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魚,川渝名菜。

90年代風靡一時,後走向全國,成為家喻戶曉的一道菜。

酸菜魚用鮮魚加泡青菜制湯,因泡青菜味酸,得名而來。

相傳這道菜是因為川渝民間,初冬時節,習慣用青菜醃漬酸菜,大壇貯存,隨用隨取。

所以當地人多以酸菜合雞、鴨、魚、肉做湯菜。

酸菜魚也由此產生。

當然這種說法,很多人都不認可。

關於這道菜的起源,流傳有很多個版本,林燁也懶得去追究了,反正好吃就完了。

酸菜魚和水煮魚一樣,都是最有味的吃法。

這兩種魚的做法也都很簡單,對魚也沒有太高的要求,只要配料齊全,燒出來的魚就很美味。

雖然對魚的種類沒有要求,但大部分酸菜魚都是用草魚或者黑魚。

這兩種魚烹飪出來,味道最為鮮美。

林燁選用的是草魚。

把兩條大草魚放在砧板上,林燁片起魚來。

不一會,魚肉和魚骨便分離,片片薄厚均勻。

黃小廚在一旁觀摩林燁的刀工,忍不住點頭。

快,準,活細。

沒有一點天賦,再加上多年勤學苦練,真做不到。

“師傅,你可以嗎?”一興不知道什麼時候也跑了進來,好奇的問了一聲。

黃小廚

這孩子,哪壺不開提哪壺。

“我片不到小燁這麼快。”黃小廚倒也大方的承認了。

技不如人沒啥。

怕的是不敢承認。

“做酸菜魚,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便是片魚片,比燒還要重要,因為燒起來真的沒有難度。”黃小廚對張一興說道。

片好了魚,林燁倒入少量的鹽,把魚肉搓洗一遍後沖水,反覆淘洗成晶瑩透明狀。

這個步驟,很多人都不一定會做。

但加了這個步驟,鹽可以讓魚片的水分掉一些,魚肉緊緻彈性好,燒出來的酸菜魚,魚肉比較有口感,而且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