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你能掰開我手中的這塊餅嗎?(第3/3頁)
章節報錯
說到此處,宮寶森完全釋放出自己的氣勢,衣服下肌肉凝結,目光如劍,直勾勾地盯著葉問。
“葉先生,你能掰開我手中的這塊餅嗎?”
右手平攤,將餅遞到葉問身前一臂之距。
葉問微微皺眉,沒有動。
他在琢磨宮寶森的意思。
這是一道難題。
能不能,有兩層意思。
一個是能力,葉問的功夫能不能在他手上掰開這個餅。若沒有這個本事,自然也不要提什麼接班。所以葉問必須把餅掰開。
另一個是求答案。一句國有南北,直接把餅比作國。若是把餅掰開,就是把武人和國家徹底分成了南北。這是宮寶森心中最大的難題,他花了一輩子北拳南傳,促進武人融為一體,但遲遲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所以他想把這個問題交給他,看看後輩的新思想。若是庸庸碌碌之輩,便是掰開了,也是輸了。
難,掰開也不是,不掰開也不是。
思慮片刻,葉問有所決斷。
先比功夫,再談想法。
葉問伸手去探,比劃著餅的大小。
但他將要探到的瞬間,宮寶森輕微調整了餅的位置。
反手再探,宮寶森繼續輕微調整。
一人抬著餅,一人反覆捉摸,不下手。
有功夫不到家的納悶,不解這是為什麼。
在他們看來,不就是一塊麵餅麼,稍用力一撕,不就掰開了,何苦這麼久不動手?
賬房先生見多識廣,此情此景,讓他想到另一位高人。
“太極楊露蟬有鳥不飛的絕技,麻雀在他的手裡飛不起來是因為無處借力。”
這門功夫,是劉琛擅長的。
無處借力,不是因為柔弱無骨,而是我始終順著你的力道來,並且和你的力道一模一樣。就像劉琛和馬三那一戰,最後盪開他雙臂的,便是順著馬三的力道。所以馬三會毫無知覺的中門開啟。
沒有感受到劉琛的力,哪來的知覺。
用現代的話來說,把餅掰開,需要的是兩股方向相反的剪應力。
兩股力作用在同一個點,就可以像剪刀一樣撕開來。
可葉問的勁道每變化一毫釐,宮寶森託餅的手就順著動分寸。
剪應力沒有來處,更談不上把餅掰開。
這不是拳拳到肉的切磋,其中爭鬥變化卻不輸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