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領了軍令,辭別了公孫瓚,然後就帶著自己的二弟關羽,三弟張飛,然後引著本部人馬一千餘就朝著汜水關而去。

而在這個時候,公孫瓚看著劉備兵少,於是命趙雲領著三千兵馬跟隨而去,兩軍合為一軍,聽從劉備調遣。

劉備感念公孫瓚之情,然而卻對趙雲愛不釋手,幾次表達想要讓趙雲和自己一心的意思,奈何趙雲只是不聽,只聽軍令。

行軍中,關羽看著劉備,拍馬跟在左右,然後低聲問道:“大哥為何要領兵前去汜水關?那關上守將得了董卓軍令,不會出戰,我軍又五攻城器械,如何下關?”

“是啊,大哥,我也有所不解。”

張飛聽到自己二哥詢問,於是他也好奇的問道。

一旁的趙雲也是感覺的不解,覺得劉備有點意氣用事,卻不考慮自己的實際兵力。

劉備看著三人都看著自己,於是便對著趙雲問道:“子龍可是也不解?”

“是有不解,聽將軍高論。”

劉備很是滿意的點頭,然後侃侃而談道:“兄弟們有所不知,那呂布去年起就已經起兵,將兵六萬,一路從南匈奴途幷州,而後來到了司隸。其威勢已經傳遍天下,董卓大將華雄被殺,箕關被下,如今相拒黃河兩岸已有數月。今日得知我關東諸軍聯盟而來,數十萬大軍,必然是會讓董卓知道該如何調兵遣將。到時黃河邊的軍少,必然會被呂布攻擊,呂布攻擊則洛陽告危。一處危則汜水關不保,到時我軍長驅直進,何須要強攻汜水關?至於董賊,無法對抗我關東聯軍,那麼覆滅也在朝夕之間。”

“原來如此。”

關羽三人聽到劉備這麼說之後,都是露出來瞭然的表情。

不過劉備繼續的說道:“不過無論如何,我們到了汜水關也不能夠紮營不出,還要去捻戰。目的就是讓汜水關守將給董卓壓力,讓其調動黃河守軍。”

“明白了。”張飛明白之後,就這樣的說道。

至於關羽和趙雲兩個人都沒有再多說什麼。

他們可以和敵人交戰,也可以去攻城,但是隻能靠著別人破城,還是有點不自在。

不過劉備這樣說,他們也不會去反駁,他們會一直的以大哥的話為指路明燈的。

在劉備帶人走了之後。

袁紹等人也在商議,其中冀州刺史韓馥說道:“那劉備之流在黃巾中得到寸功些許,封一小小縣令,居然敢揚言下了汜水關。某手下有一冀州上將潘鳳,如若劉備攻不下汜水關,可叫其去。”

“可!”

袁紹看著這些聯軍的首領們都這麼的積極,一點也不打擊大家的積極性。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大家都參與進來。

不過雖然同意了對方,但是袁紹還是想著以大軍之力,一舉破關,然後一路殺到洛陽,這樣才比較簡單。

一個個的派遣人過去,完全的是浪費時間。

而劉備那邊去了之後,很快就會有何孫堅一樣的訊息傳來,所以他也是有了計劃,等著到時候,大軍直接的攻關。

所以對於各軍的條件,也是能答應就答應,一點也不會多說什麼。

時間過去了三天後,袁紹率領盟軍距離汜水關越來越近。

劉備的字號在汜水關下耀武揚威,可惜關上的守將想要下來殺了這無名之輩,但是卻又只能是聽董卓軍令,所以牙癢癢的看著囂張的劉備。

偶爾會射下一些羽箭,讓劉備等人慌忙躲避之外,就是不出。

劉備連續的捻戰三日。

劉關張趙分別的出戰,但是對方不戰也是無可奈何,於是和孫堅軍分別駐下,互為犄角,以防備汜水關守軍偷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