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汜水關,虎牢關兵少,需要重兵防備才行。”

李儒看著已經變得非常冷靜的董卓,才小心翼翼的說道。

今日,汜水關外,關東聯軍的連日叫陣,讓守將忍無可忍,一直的在進行彙報。

同時關東聯軍四五十萬的已經距離汜水關不足兩日的路程。

這麼巨大的壓力下,早就讓董卓發不出火來了,而是表現的如猛虎一般冷靜對視。

“這些忘恩負義之輩,居然這麼快就已經是威逼汜水關。看來是老夫當時想的簡單了一些。”董卓這樣的說了一句,然後又對著李儒說道:“你幾日前提議,我們撤退到長安,今日當如何說?”

“主公,前幾日前去長安,那是行暫緩之計,不過這幾日看到關東聯軍勢大,卻又發現,我們退守長安,反而是上上之選。”

“詳細道來!”董卓聽聞,頓時來了興致。

而李儒則趕緊說道:“那關東聯軍看起來人多勢眾,但是他們必不齊心,我聽聞,先鋒孫堅已經營中斷糧,濟北相鮑信恐先鋒孫堅得軍功,居然暗中出兵,被我汜水關守軍打退,而袁紹聯軍卻日行漸慢,估計已經是就功勞分配出現了問題。”

“還有呂布早以扣邊,卻不相攻,必然是等著關東聯軍吸引我軍主力,然後伺機而動,如此各方目的相同,卻都有心計,心不齊則必亂。那麼我們退回長安,重兵守崤函,敵不可進,內亂起則分散各地,我等無憂也。”

李儒所說讓董卓覺得這個女婿說的真的是讓他很滿意,然後他繼續的問道:“那即日起遷徙天子到長安,文武百官也不落下,平民百姓也帶走,留一座空城,讓他們自相爭奪。”

“主公所言甚是。”

李儒和董卓兩個已經是定下計策。

於是很快他就派洛陽守軍準備此事,與此同時給黃河南岸李傕郭汜傳令,同時也給汜水關虎牢關傳去軍令。

表面守軍人數眾多,但是多以虛張聲勢為主,目的就是迷惑呂布以及袁紹。

而李傕得到了董卓軍令,率領三萬人回,只留有郭汜帶著兩萬人在黃河岸邊。

洛陽人口眾多。

之所以要遷徙人口,那是洛陽作為漢帝國的都城,人口是非常的多,這麼多的人,肯定是不能夠給後來者的。

畢竟人口就是生產力,人口也是兵源。

當然以董卓可以劫掠洛陽人的行為,對遷徙這些百姓自然也是不會和善,如此的話洛陽人的災難也馬上就發生。

在董卓要進行遷徙人口的時候,半天的時間李傕就來到了洛陽城內,然後把守護洛陽的兵也統領起來,人數過了六萬。

這麼多的人去遷徙洛陽所有自然是完全的沒有問題。

在進行遷徙的時候,董卓自然是知道世家人必然是會反抗的。

於是他下令對洛陽城中的富戶進行緝拿,同時冠以反賊之名,直接斬殺於城外,對城內百姓進行震懾,同時也震懾其他的反對之人。

如此在半日間連殺了數千人,反對遷都長安的人不再敢說一個字。

當然這期間還罷免了一些人。

呂布又武兵錄。

汜水關和虎牢關外的關東聯軍他看得清楚。

他也看到了黃河南岸的李傕帶著大半人馬離開,然後去了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