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以大義之名(第2/2頁)
章節報錯
司隸有人逃到匈奴王庭,聲淚俱下,向呂布告知刺史丁原被董卓所殺之事。
呂布聽聞此言,哭昏於地,被眾人救醒,又是哭昏,再被救醒。
如此呂布披麻戴孝,下令所屬亦是如此。
披麻戴孝三日,呂布振臂高呼,要親去洛陽奪回乾爹丁原屍首。
於是呂布軍快速出動,幷州各郡都是呼應。
原先幷州各郡因為要防備匈奴和鮮卑異族,所以都有郡兵駐守,這一次刺史丁原去洛陽除宦官,帶走了一半兵馬。
如今呂布起兵,要報父仇,要誅叛逆。
這是大勢,各郡雖然想要參與一手,但是卻也沒有多少兵馬可用,於是,只得是出錢出糧出力。
尤其是當呂布集合了近五萬起兵之後,幷州各郡已經是都認可了呂布的力量,潛移默化已經是認呂布為主了。
當然大家並不會這樣的明說,因為現在這樣認主簡直就是離經叛道。
話說呂布這邊起兵,口號是誅叛逆報父仇,親率六萬大軍而來,其中幷州上下都是有前兩供應,對呂布進行支援。
如此訊息也是快速的傳遞到了洛陽。
而之前宣旨的人則是撲了個空,朝著呂布這邊而追過來。
這日早朝,文武百官聽到了呂布殺來,都是沒有想到這呂布居然真的為丁原報仇來了。
要知道丁原死的時候所說的話,大家也只是聽了一聽。
畢竟都在猜測呂布才能夠有多少人?
可是,這六萬大軍,而且呂布之勇也是早已名傳天下,如今要來洛陽親自誅叛逆,報父仇,這也是讓無數的忠臣們看到了機會。
而董卓卻恨的牙癢癢。
誰能想到真的把這人招來?
於是董卓直接是讓華雄李傕郭汜張濟等人為將,賈詡為謀士,率領五萬大軍分兩路,分別駐守汜水關和箕關。
就在這個時候,一人突然的對著董卓進言。
這人乃是董卓帳下的虎賁中郎將李肅。
董卓看著此人,於是問道:“你有何辦法可退呂布?”
“主攻無憂,屬下與呂布乃是同鄉,深知其為人,只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之徒,憑某三寸不爛之舌,勸呂布來降,主公得其之勇,又得六萬精騎。”
董卓大喜,於是問道:“你有何妙計?”
“屬下知主公收有一匹千里馬名曰赤兔,以此馬為門,以金珠寶物為利,能入他門,能讓其見利,屬下再以三寸不爛之舌,勸降呂布,呂布得此神駒必然欣喜,得此金珠寶物必然滿意,主公再許其高官厚祿,呂布就要為主公所用了。”
“這可以嗎?”
董卓聽到,還是感覺不妥,但是一旁的李儒說道:“失去一匹馬,能換一員猛將,同時能兼顧拿下幷州,當可一試。”
“如此那就去辦吧?”
董卓說完,李肅領命,星夜而出,隨身帶著數十人,隨身寶物無數,更有一匹神駿寶馬。
此時的呂布剛剛的是到達上黨郡。
想要攻入洛陽其實並不容易,這裡地勢山脈影響,只有向西的箕關以及向東的汜水關才能夠度過黃河進入司隸。
大軍都是騎兵,想要攻入,並不是容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