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擁有遠超他人的這份傳承,所以神女才有這份自信能夠擊敗其他王朝從新成為這方天地的主宰。

白起顯然也沒有想到自己出手發出的最強一擊,竟然就這樣被對手給輕鬆擊潰了,以至於他一貫波瀾不驚的臉上都出現了剎那的錯愕。

不過白起自然不是那種輕易放棄之人,所以在剎那的錯愕過後,手中長戟一振,身後的整支大軍身上散發出來的煞氣繼續瘋狂向著他手中的長戟匯聚,然後他對著下方的大周軍士形成的軍陣刷刷刷又是三戟斬出,這三戟顯然是已經耗盡了他的精力,所以在三戟過後他連看都沒有看結果一眼,便直接轉身化著一道流光閃回了大軍中央,直接對大軍下令撤退。

顯然白起也不是那種不知進退之人,即便斬出的三戟能夠有所建樹,他也不打算繼續和大周將士們繼續糾纏,畢竟蒙恬給他的命令就是查探一番大周的情況,儘可能將大周的主力引往天塹之地進行伏擊,所以他根本不用和大周將士們進行什麼生死搏殺。

現在感受到了神女引動的星辰之力完全剋制住了自己的地煞之力,那他自然不會硬著頭皮繼續和他們硬拼。

白起斬下的三戟速度十分迅捷,幾乎就是一個眨眼的攻擊便完成了這三戟,所以大周將士們組結的軍陣牽引的星辰之力凝聚出來的天罡尺想要一擊擋住這三戟攻擊還是顯得有些吃力,天罡尺化著一道優美的弧形,接連點中了兩道紅芒,在第三道紅芒落下之前,雙方只是擦身而過,並沒有全面擊潰這第三道紅芒,結果這第三道紅芒大部分力量還是落入了大軍之中,瞬間就斬滅了近千將士,直接就讓整個大軍的軍陣出現了一片真空地帶,隨著這片真空地帶的出現,整個軍陣顯然運轉不暢,然後集聚在軍陣中的星辰之力無法流轉,轉眼便逸散了開來消失在了空中。

也就是說,白起成功地破掉了大周將士們組結而成的軍陣,如果他還有餘力的話,直接就可以將這整支大軍屠戮一空。

當然,如果真的整支大軍慘遭屠戮的話,旁邊的姬昌絕對不會袖手旁觀,所以白起直接轉身離開也算是一件對雙方都有利的事,否則一旦姬昌和白起糾纏起來的話,那麼白起想要帶著自己手下的整支大軍撤退也絕非易事,恐怕戰局瞬間就會陷入膠著狀態中。

看到白起直接將軍陣擊潰,姬昌心中也不免對白起這人再高看了幾分,看來這又是一個不比王翦差的將帥之才,而且這位絕對是一位悍將,以整支大軍的氣血之力為自己加持,竟然還能夠掌控自如,光是這份體魄和悍勇之氣就不是普通人能夠擁有的。

不過看到白起斬出三戟之後轉身便走,而且落入軍中直接便率領大軍撤退,這份果決也出人意料,同時也讓姬昌暗暗鬆了口氣,至少不用自己親自下場面對這樣的猛將,他自然是安心不少。

神女對於白起能夠直接斬破大周將士組結的軍陣倒是沒有太過意外,畢竟這些將士只是大周的軍,她在一開始就沒有對大周的將士有太大的信心,一來是這些將士們修為太過薄弱,二來是這些將士們即便是在現在八大王朝之中都算不得最頂尖的軍人,所以他們能夠擋住白起一擊兩擊都是全賴著她引動星辰之力牽引著他們做出應對,想要連續擋住白起三連攻那絕對是痴心妄想。

這些將士們無論是修為還是反應能力都不足以做到,只是讓神女沒想到的是白起竟然會如此果決,根本連看都沒有看一眼自己的戰果便直接轉身而去。

不過看到白起的行動,神女心中已經隱隱又所猜測,她覺得這也許就是就是大秦此次領軍之帥早就已經做好的應對之策,這白起所率之軍只是一個誘餌而已,否則以白起的悍勇之性絕對不會做這種虎頭蛇尾之事。

神女雖然已經猜測出來了白起是在誘敵,可她並不打算戳破,而是心念一轉之下就打算將計就計了,本來她準備的後手也是打算集中大秦之軍將他們一舉全殲,正好將計就計按照大秦的節奏來,將他們引到一處行事。

心中計定,神女授意姬昌集結大軍進行追擊,不過由於整軍略有耽擱,再加上白起他們幾乎不做任何停留,所以雙方之間的距離還是拉開了不少,追擊之下很快便被白起帶進了天塹之地內。

這邊蒙恬早就已經收到了白起的傳訊,立即大軍開拔轉而搶先一步進入了天塹之地設伏。

這次伏擊之地選擇的是天塹之地的某處玄黃泉眼,之所以選擇如此位置,就是為了防止大周持續遣兵增援,徹底斷掉大周的各種後手。

天塹之地的玄黃之氣有稀薄之處,自然也有濃郁之地,這濃郁之處一般是擁有玄黃泉眼,每每從泉眼之中會時不時噴薄出來海量的玄黃之氣,所以在這種位置上進行戰鬥需要時刻小心,一旦戰鬥波及之下摧毀了泉眼,立即就要遭受到噴湧出來的海量玄黃之氣衝擊,所以相對來說這種位置容易讓人掌控局勢。

要知道這種泉眼被摧毀,引爆的玄黃之氣衝擊,即便是兩國打造出來的超級戰艦也需要小心應對,一個不好直接摧毀掉一艘軍艦也是輕而易舉的,而且容易形成玄黃潮汐直接攪動整個天塹之地,爆發出來玄黃狂潮,一旦真的形成玄黃狂潮的話,那麼所有身處狂潮中的戰艦就只能自求多福了,因為這種狂潮根本不是戰艦能夠承受得住的。

蒙恬他們將伏擊地點設在這種位置上完全是進可攻退可守的絕佳之地,因為他們已經搶先控制住了這個玄黃泉眼,甚至直接動用了法陣進行偽裝,本來泉眼之處的玄黃之氣是最濃郁的,可是蒙恬他們直接藉助法陣進行了遮蔽,同時也是在積蓄著泉眼中的玄黃之氣,關鍵時刻可以將這泉眼內積蓄的玄黃之氣當成一個後手,在關鍵時釋放出來給大周來一下狠的,同時還能夠藉機攪動周圍的玄黃之氣形成一種潮汐,一旦大周之軍淹沒在這種潮汐之中必然產生不小的傷亡,而他們則可以順勢而逃。

蒙恬他們這一手不可謂不狠。

白起這邊剛傳訊過去不久,逃跑的半路上就收到了回訊,知道了蒙恬他們的計劃,同時也知道了伏擊之地的確切位置,所以一入天塹之地他們便直奔伏擊之地而去。

天塹之地尋常位置的玄黃之氣並不濃郁,雙方的戰艦基本上可以無視,所以雙方的追逐即便入了天塹之地依然十分迅捷,一追一逃之下轉眼便深入了天塹之地。

此時神女已經帶著趙鏑和姬昌入了最前方的戰艦內,她虛眯著眼睛盯著前方逃亡的白起大軍乘坐的戰艦,看到戰艦幾乎不做任何停留地向著某個方位而去,便知道大秦果然是已經做好了伏擊準備,心中不免對這秦軍之帥有了幾分認知,這位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井然有序地進行佈局誘敵等工作,並且已經尋找好伏擊之地,也算是一位難得的帥才了。

神女知道這設局誘敵絕對是對方臨時起意的,要知道之前他們大軍壓境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營救王翦,現在知道了王翦‘叛變’才不得不改變策略,所以一切都是對方在最短時間內做出的決定和應對,所以神女才會對蒙恬看重幾分,甚至對於對方選擇了什麼地方作為設伏之地,心中也頗有幾分期待。

神女需要根據相關的地域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越是奇詭之地越是有助於她發揮,所以她才會對伏擊之地感興趣。

她相信以這人的手段肯定會找到絕佳的伏擊之地,而這也正是她所需要的,到時候就看誰的手段更加高明一點了。

對於神女的決斷姬昌自然是不予餘力地去執行,所以追擊中他並沒有出手相助,而是任由下面將士們自主行動。

如果真要讓姬昌出手的話,恐怕白起他們未必逃得到設伏之地,所以還是讓下面人去追擊好了。

時間其實過去不會太久,大概也就半個小時不到,他們已經深入了天塹之地,突然前方的白起大軍乘坐的戰艦一頭向著天塹峽谷深處紮了進去。

這樣的情況其實十分反常,正常情況下沒有人會向著峽谷深處潛行的,要知道這玄黃之氣越向下自然是越濃郁,即便是戰艦防禦力強也會受到極大影響,無論是行進速度還是戰艦上法陣的偵查能力都會大大削弱,這樣自然會增加戰艦的風險性。

可是現在白起卻這樣做了,那就說明已經快要抵達目的地了,神女雙目之中隱隱有雷霆般的亮光閃動,似乎是在施展某種神通妙目勘察周圍的環境,這樣的神通她還是第一次在外人面前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