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2-89 蛛絲馬跡(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是強勢壓下這些謠言的通病也是有的,至少在武王的名聲上還有那麼一個汙點一直無法洗脫掉,而這種汙點往往在關鍵時刻有可能進行反噬,直接就給你來個致命一擊。
這種反噬在順風順水的情況還好處理,而在絕境中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要被這種反噬給弄得灰頭土臉。
這些年這方面的情況已經無人提及,基本上在整個大周都算得上是一種禁忌。
但是,心中的那根刺卻絕對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
比如,現在武王就又舊事重提,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個什麼意思。
是真的問心無愧,只是怕別人拿這事做文章;還是他真的心懷愧疚,所以才會在這種時候想要找個藉口直接解決掉這件事。
不過姜尚自然不會去主動觸這種黴頭,他只要認真按照吩咐去做好自己份內之事就好,哪怕這位吩咐自己去做事的人是自己的女婿,他也絕對不會逾越雷池一步,對這種禁忌之事生出任何好奇之心。
更不會去主動問及這件事的真相,或是提問自己應該從哪方面去著手調查。
姬發既然能夠把這件事單獨交給自己這位岳丈去做,那就已經說明了不希望事件擴大化,只是需要自己去摸清楚姬安訊息的來源,無論能不能查清楚,這件事只能限制在自己和他兩人心中清楚。
當年的事情就是一筆糊塗賬,那現在就更不應該因為這筆糊塗賬而再生波瀾。
當年以周文王的威望在這件事上都差點栽跟頭,更何況是姬發,所以姜尚在離開大殿後也是好一陣思量,然後才確定好調查這件事的辦法。
說到底,這件事最終還是要著落在姬安身上,而這邊剛好也是要啟動針對姬安人際關係的調查,這樣正好就可以掩蓋住自己調查當年事件的過程。
想好了辦法之後,姜尚立即就開始佈局,他向讓人去姬發那邊要來了一份調令,讓自己能夠名正言順地參與調查梳理姬安人際關係的行動中去。
本來以姜尚的身份來說,他基本上是不用親自上陣主持這種具體事務的,很多時候他在王府中的地位超然,基本上就是隻要把握一下大方向上的事務,不過這次也是不同往常,畢竟是針對姬安這一位王族嫡脈侯爺的調查,他親自下場倒也不會顯得太過突兀,所以他加入進來後倒是對整個事件的推動起了不小的促進作用。
當天,關於姬安的所有資料就被匯總了起來交由姜尚親自進行梳理,很快姜尚便從這些資料中梳理出來不少蛛絲馬跡,畢竟任何人事只要留心就一定能夠從各種痕跡中尋找出來一些軌跡。
隨著資料的梳理,姜尚越來越覺得姬發告訴自己的方向真的是很有先見之明,因為他發現姬安幾乎就是在當初那件事過後,整個人就發生了一種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他開始有意識地收服各種地下勢力為自己所用。其次,他開始瘋狂斂財了。
如果按照手中的這些資料中記錄的各種資訊進行計算的話,姬安這些年斂去的錢財絕對可以兌換出來一筆不可輕忽的資源。
姜尚甚至覺得以姬安的斂財手段,這麼多年下來的積蓄已經足以讓他培養出來一支不俗的軍隊。
仔細清算過後,姜尚都被自己的這種猜測給小小震驚了一下。
不過這麼多年來,卻從來沒有見過姬安手中掌握著什麼大勢力,而且他手中如果真的有這樣一支力量的話,當初也就不會如此輕易被趙鏑給綁架了。
還有姬安府上也不是那種驕奢淫逸的生活,所以他把這筆錢財揮霍一空的可能性也不高。
綜合起來考量,也許姬安這些積蓄最終並不是為他自己給準備的,而是一直潛藏在他身後的那隻幕後黑手將這些資源給不動聲色轉移走了。
想到這些,姜尚有些坐不住了,如果真的有這樣一隻幕後黑手存在的話,那對方的實力絕對不俗,光是從姬安身上汲取走的這些錢財就足以讓他們這些年急劇膨脹起來。
姜尚覺得有必要對武王提個醒,別到時候一不小心陰溝裡翻船,因為自己這邊準備不足和那幕後黑手碰上吃了大虧。
姜尚素來是個謹慎之人,任何細微之處他都能夠小心應對,也正是因為這份謹慎才讓他能夠和周文王配合默契,最終以弱勝強硬生生將紂王給驅逐出境,所以他急匆匆地又跑去找姬發商議對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