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2-55 周武王(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就在姜尚微微愣神的功夫,趙鏑突然駕馭著三頭怪四蹄奮起,轟隆隆就一個轉折直接往營地外飛馳而去,顯然是要直接逃跑了。
趙鏑這突如其來的奔逃行為,一下子就打斷了姜尚的思路,讓他不得不立即對下面的人下令圍攻。
不過趙鏑對於追殺早有預料,而且在此之前他就已經觀察好了脫身的路線,只見他一路上左衝右突,每每總能夠先人一步,從營地周圍的將士們合圍之前脫離包圍圈,三轉兩轉之下,駕馭著三頭怪很輕鬆地就從營內脫身了。
至於營地外的那些負責警戒的人員,對於趙鏑來說,根本沒有什麼威脅,駕馭著三頭怪橫衝直撞地就輕鬆突圍了出去。
姜尚一路上緊緊跟隨,但是他卻一直隱忍著沒有出手,只是不緊不慢地跟隨在趙鏑身後,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趙鏑突圍,轉眼便消失在了營地範圍。
目送趙鏑離開,姜尚回到營中武王所在的營帳,對著武王微微稽首行了一禮,道:“啟稟殿下,屬下無能讓賊人輕鬆脫身了。”
武王應該是早就聽了下面人的彙報,已經知道了趙鏑脫身的結果,所以他一點也不意外,只是盯著姜尚道:“老師無需多禮,這裡沒有外人。我知道那人應該是老師故意放走的,否則,以老師的本事他就算想要成功脫身必然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老師能說說放走他的理由嗎?”
顯然武王對於姜尚是十分信任的,甚至連他放走趙鏑的理由如果姜尚不願解釋,他都可以不再詢問,由此可見姜尚在武王心目中的地位,這是真的把姜尚當成自己的恩師對待。
姜尚在大周的地位之所以特殊,其中自然是有原因的。他不僅輔佐了文王建立大周,而且對文王有過救命之恩,建國之後他也沒有在朝堂上擔任要職,而是專心開始輔佐起武王來。
正是因為這一系列的舉措,才讓他能夠獲得大周兩代君主的信任,就連武王也不敢對他有任何怠慢。
姜尚聽武王這樣問,他微微蹙眉道:“這人為人處事雖然處處透著一股邪性,但是我從接觸到現在,卻從來沒有在他身上感受到任何邪惡之意,相反,他的話雖然顯得有些顛三倒四,可是我卻感受得到,他並沒有任何言不由衷之意,也就是說他的話都是屬實的,無論是針對十三殿下的敵意,還是這次過來找上王爺,他都是完全隨著自己心意而動。”
武王是知道姜尚本事的,姜尚有一門神通能夠輕易分辨他人的謊話,所以姜尚說趙鏑的一切言行都是由衷之言,那就絕對不會錯。
“這麼說來姬安是真的惹過這人了,而且看他的意思是絕對不會放過姬安。老師,你也知道姬安雖然頑劣,但是父王絕對不會眼睜睜地看著他被別人殺死,所以在這件事上本王唯一能做的就是為家族遮醜。”
姬安就是武王的十三弟,也正是獸場真正的主人。
武王面對姜尚不會遮掩什麼,他這次追查獸場之事,自然很輕鬆就查出了獸場幕後之人。
說實話,武王對於自己這個十三弟乾的這些混賬事心中也是震怒,只是迫於自己父親的威嚴,他不好對自己這個弟弟下手處置,所以只能選擇遮掩。
姜尚點頭道:“老道自然知道王爺的為難,不過現在卻也是一個很好的藉口,王爺不妨將這件事如實上稟王上,一切自有王上做主。”
嗯?
武王聽了姜尚這話,突然心中一動,他發現姜尚的話中似乎有話,仔細思考了一番,也覺得這未嘗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看來姜尚這是早就已經替自己想好了解決辦法,這次將人故意放走就是為了找一個勸解自己的由頭,看來他也早就對十三弟的那些荒唐行為心生不滿了。
武王略一沉吟,便微微點頭道:“好,就按你說的辦。”對於自己那個不省心的弟弟,他也早就想要敲打一番了,只是一直以來苦於沒有好的由頭,怕自己做得過火惹自己父王生氣。
現在趙鏑要殺姬安,武王當然有提醒的責任,把這件事上稟讓自己父王和姬安做好防備。看起來是好心提醒,其實未嘗沒有試探自家父王對姬安那些惡劣行徑清不清楚之意,又會以一種什麼態度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