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大獲全勝收殘局(第2/2頁)
章節報錯
很快,那寧軍就跑向了兩面的矮山,漫山遍野都是倉皇逃命的身影。可他們忘了,那炮口是可以移動的,於是乎,東邊的小炮又向兩側的山體上轟擊,成片成片的屍體滾下山坡。
那些寧軍只顧逃命去了,手腳並用去爬山,所帶的刀槍劍戟全都扔了,已經沒有了作戰的武器。
就在這時,龐彪率隊追殺上來。東邊的炮聲也停了,王清秀帶領滕軍也衝上來了。
可想而知,現場的戰鬥幾乎是一邊倒,為數不多負隅頑抗的寧軍被勢如猛虎而來的滕軍立刻絞殺了。
而那些扔兵器只顧逃命的,剛剛爬到半山腰,便被火銃弓箭截了回來,只得舉手被俘。
當然有跑得快的,已經翻過山去不知所蹤。
大獲全勝,龐彪自然是心喜若狂,打掃戰場,清點人數,押送俘虜,他要去王后面前奏報請功。
李秀娥自然非常高興。這一次戰果輝煌,殲敵8000餘人,其中將領30餘人,多是被炮轟死的,而滕軍傷亡不足1000。俘虜寧軍11,000餘人,其中還有8位將領。
其他8萬餘寧軍逃脫了,逃進南邊山中的只是一小部分,多數直接進了北部的深山,還有一部西竄了。
獲取的戰利品更是數不勝數。那兵器堆積如山,糧草他們一點都未能帶走,全給滕軍留下了。帳篷倒是不計其數,可絕大多數都打爛了。此外還有好多戰馬,除了被炮火轟死的,幾乎都在這山谷裡,因為那馬匹不能爬上這陡峭的山壁。
馮高寵戰敗了,短時間內他很難再來攻打滕軍。
龐彪去進行下一步的部署,李秀娥來至那群被俘的寧軍面前。這一次她並非像以往那樣,簡簡單單地就將他們放了。
首先向他們宣講了本次滕軍出征的原由,讓這些俘虜們知道,他們為何會受到討伐。這一點必須明確。
李秀娥心裡自然清楚這些被俘的寧軍裡絕對有曾經參加過搶劫滕國商隊的人員。當然她也沒有必要去進行一一甄別,她要讓這些人知道給他們帶來災難的並非滕軍,而是他們自己,或者說是他們的寧王。
對於普通的軍卒,她是不會進行責難的,但也必須讓他們明白其中的原因。
最後他才告訴他們留去自由,同時對他們進行告誡,戰場上刀槍無眼,離開的,下一次相逢說不定就會做了刀下鬼,或者是祭了滕國的大炮。
這番說辭句句誅心,這些軍卒都是從寧國的東南部調集過來的,其中很多人參加過商隊的搶劫行動,總擔心自己被俘會被殺,可聽說能夠活命,自然感激涕零,有人開始抹淚兒了。
還可以放他們回去,與妻兒老小團聚,那種心情無以言表,比起那些逃跑的人來說,豈不要好了許多,省得去爬山遭罪,受一番磨難。
本來這些人沒有幾個想留下的。
一是,這個地界現在還屬於寧國轄區,在國內投降敵人,那只有漢奸才做的事。
二是,不就打了一仗被服了嗎?這是二王子和六王子哥倆在打仗,說不定哪天就和好了。當下能保住命就行,能回自己的家是最好的選擇。
三是,這夥人誰也沒有去過滕國,更不知道滕國發展的具體情況,對那裡的國情更是兩眼一抹黑。對他們來說,那滕國就是遙遠的一個小縣城而已,誰又願意放棄大國的身份不要,反去加入一個彈丸之地的小國呢?
基於這些原因,寧國的這些俘虜人人都想離開。甚至有人心裡還在想,就這滕國區區5萬人,只不過是這次打了個勝仗而已,勝敗乃兵家常事,說不定下一次就被寧軍滅了。
這些軍卒可以說是想什麼的都有,反正就是一心想著離開,還有人對李秀娥要放了他們走,理解為是滕國懼怕寧國。若不將這些戰俘放回,必將遭到瘋狂的報復。
可是李秀娥後面的話,卻讓他們不得不看清眼前的事實了。那大炮小炮的威力,他們已經親身領略到了,轟到誰身上立刻就灰飛煙滅,死無全屍。李秀娥所說的刀槍無眼,其實是指的槍炮有眼,打誰誰玩兒完!
同伴那殘缺不全的屍首,一個個面目全非,慘不忍睹,是誰都認不出來了。他們看到了個個心驚,生怕下一個輪到的就是自己。到現在他們明瞭了,滕軍擁有強大的秘密武器威力無比,是寧軍所不擁有的。這一次寧軍帶了10萬軍卒,莫說10萬,即便是20萬,估計也難戰勝5萬滕軍。
戰場的經歷給了他們深刻的教訓,心頭惴惴,他們不想有那樣悲慘的下場,不得不重新考慮之前的想法,最後紛紛表示願意留下來,想走的不過千人。
至此,滕軍又增加了1萬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