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莊旭和姚遠兩人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這孟郊在一旁卻是思前想後,他就像一個看客,又像是在為那兩位將軍觀敵瞭陣。這個場面確實很詭異。

姚遠只顧得跟莊旭廝殺,他卻忽略了他的身後只有200騎兵,可莊旭的1萬軍卒都已經進了城了。

這一點莊旭可看得清楚,莫說姚遠帶了多少軍卒,可進了城裡的也就這200多人。他順便瞥了一眼挺立一旁的孟郊,見他並不出手,他可以放心地與裘軍戰鬥了。

莊旭那支大戟雖說使得出神入化,可一時半會兒也勝不了姚遠手中的長槍。姚遠乾著急,他也難以取勝。

忽然聽到莊旭大喝一聲,“諸位將士,何不將裘軍趕出城去!這鳳棲已然是我暢國的了。”

他這是在給手下下令,趁他纏鬥姚遠之際,讓那軍卒們衝將上去!

那暢軍早已憋足了勁頭,一擁而上,殺向裘軍。

姚遠的那200名騎兵也是驍勇善戰,可他們畢竟架不住人多,很快便被殺的七零八落,倉皇而逃。

眼看著姚遠只剩下了光桿兒一根兒,再打下去,即便是他再勇猛,也必將敗落。看樣子莊旭並非真想要他性命,否則眾軍卒將他圍住,他根本就逃脫不了。

姚遠對這形努還是看得出來的,便虛晃一槍,撥馬就跑,再跑的晚了,可能真的就被困在這裡。

而那暢軍卻在後面一路追趕,直將裘軍追出西城門外。

卻不料裘軍的後續部隊趕上來了,暢軍殺得興起,追逐步伐沒有停止,或許是他們想把那裘軍趕得更遠一些。

姚遠見暢軍不依不饒,他反倒不跑了,撥馬返回,就在西城門外,與暢軍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

初時暢軍人多佔得上風,可趕到城外那人多的優勢便不再有。莊旭見自己的部下眼看就要落得下風,他便挺起長槍殺出城去。

也許是裘軍急忙趕路,實乃疲勞,經不住暢軍的這通廝殺,邊打邊退,這混亂的戰場逐漸遠離了鳳棲城門。

他們或許忘記了此行的目的,都忽略了城中尚有一支第三國的軍隊。孟郊見暢軍和裘軍出了城門,便一揮長刀,那成國軍卒紛紛奔往東南西北,將這四面城門關了起來。

廝殺正酣的莊旭和姚遠,見鳳棲城門關上了,兩個人知道他們上當了,被成軍鑽了空子。

莊旭起初怪那姚遠,橫插一槓子,來攪他的局,現在的恨意全都轉到了城頭上孟郊的身上,便破口大罵。

可那孟郊並不理會,只是在城頭掛上成國的大旗,明確宣示這鳳棲城已經屬於成國了,若再進兵便是侵犯。

那姚遠一肚子火氣更大了,他自然對孟郊之舉同樣憎恨,可他覺得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全是因為莊旭不識時務,非要跟他爭搶個結果,更為暴怒,便一聲大喝,帶領裘軍再次與暢軍混戰起來。

這一次雙方軍卒可能胸中都帶著火氣,拼殺的比之前更猛烈,很快傷亡增多。

莊旭好像醒過味兒來,即便是在此將裘軍全部消滅,那鳳棲城也佔不成了,失了此行的目的。若是將這1萬人全部交代在這裡,有些得不償失。

他趕緊招呼暢國軍卒,莫再戀戰,繞城向北,急忙撤去。

那姚遠渾身是血殺得正酣,見莊旭帶人跑了,他卻沒有追趕,而是縱馬來至西城門外,向那城頭上的成軍叫陣。

孟郊在城頭高聲回應。

“姚將軍請回吧!我成軍與裘軍未動一刀一劍,我們只是來占鳳棲城的,並未想與姚將軍作對。姚將軍現在不足5000人馬,孟某若與姚將軍對陣實在是勝之不武。”

那姚遠氣得吹鬍子瞪眼之外,只剩下哇哇直叫了。今日窩火窩的厲害,回頭一看,確實兵卒剩下也就是一半,這仗不能再打了。可他心裡依然不服,一提馬韁向前走了沒幾步,城頭上唰唰唰射下一排箭來,落在馬前。

這是成軍在警告,孟郊再次喊話。

“識時務者為俊傑!孟某不想與裘軍開戰,若姚將軍執迷不悟,就莫怪孟某趁火打劫了!”

裘軍已是疲勞之師,而成軍一旁觀望多時,二軍對戰,一勞一逸,那裘軍自然佔不了便宜,何況一個在城外,一個在城內。姚遠再生氣,他也明白這個道理,攻城無望,便悻悻然率領殘兵向西奔去。

孟郊還在那城頭高聲喝誦。

“感謝姚將軍!若非將軍幫忙,這鳳棲城頭還掛不上成國大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