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靜觀其變待風雨(第2/2頁)
章節報錯
話說曹蠻。
對於滕國暢國和成國的軍事行動早已有斥侯前來報之,一切動向盡在掌握之中。他不出兵進行干預,是嬴王給他下的旨意,只需牢牢守住寧都即可。
嬴王的野心當然不止於此。
在寧軍敗於滕國之後,當著文武大臣的面兒,贏王先是煞有介事地發了一頓火,大罵他那個昏聵的六弟不聽勸告,小看了滕國,吃了敗仗,弄的一個偌大王國已然無兵可守。
寧王到成國和暢國兩次求援一事,他自然是曉得的,成王暢王按兵不動,他卻暗暗竊喜。
在劉太后的床榻之上,他一邊享受著那魚水之歡,一邊狂妄地說道:
“我這六弟雖說昏聵,我還要感激他呢,他給我創造了開疆拓土的大好時機。如果不是他執意去攻擊滕國而兵敗,我不知道還要等上多少年。你真是我的貴人,若不是你送走父王,時下我還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儲君而已,又怎能抓住這個天賜的好時機?”
此時的劉太后除了極力迎合裘開天之外,她無話可說。她自己也說不清這是在享受還是在遭罪。自從嬴王登基之後,她再也沒能離開過後宮,莫說去朝堂參與政事。
她現在已非昔日掌控朝廷大權的的劉王后,只不過是一個女人而已,還是個被限制住人身自由的名義上的劉太后。吃穿用度不愁,可這被軟禁的滋味兒並不是她想要的。
在這暴戾的嬴王淫威之下,她又不得不屈服。並非她是多麼的貪生怕死,雖說也有這一方面的原因,她不想放棄這榮華富貴的生活,最主要的是嬴王曾經威脅過她,若不順從,她那三個未嫁的女兒將會為她陪葬。所以她只得忍受屈辱苟且偷生。
一番雲雨,香汗淋漓,劉太后也不得不恭維裘開天幾句。
“嬴王雄才大略,高瞻遠矚,是賤妾當初看得淺薄了。”
“哈哈哈哈!“
裘開天一陣狂笑,他今日似乎異常興奮,比往日都做得持久,興滿意足之後,提了褲帶揚長而去,只留下床榻之上的劉太后黯然神傷,偷偷抹淚。
裘開天讓心腹曹蠻帶領10萬大軍先去控制寧都,在大軍入駐寧都的那一刻,寧國算是已經滅亡了。寧國敗於滕軍,而滅於裘軍。
之所以贏王未連續發兵,就是想看看其他王國的反應,要知道他派曹蠻進駐寧都,是以援助寧王的名義而發兵的。若是著急去佔領其他縣郡,他的狼子野心就太過明顯了。
直到滕軍再次佔領瓷都和莫煌,他便又興奮起來,正值調動兵力,那七王子和五王子也按耐不住了,令他大喜過望。
裘軍進入寧國地界,只要是未被其他三國所佔領的地域,他將全部安排駐軍。
直到此刻,裘軍也不再遮遮掩掩,直接在各縣城頭上打出了裘國的旗號,與此同時,曹蠻也更換了寧都城門樓上的寧國大旗。
寧王被迫摘去王冠,搬出王宮,與他的幾十位妃子以及幾位子女一同被關押到了一處閒院中。每日裡倒是有人按時送吃送喝,只是再也沒有了奴僕。看門的是上百名手持刀槍的裘軍,卻並不受他指使,而是看著他們的。
在搬出王宮的那一刻,寧王早已是痛哭失聲,涕淚橫流,直喊著要見大哥一面。
曹蠻告訴他,早晚會見到嬴王的,在見到嬴王之前,讓他放心,他以及他的妻妾子女保證安然無恙。
屁股下面坐著冷板凳,縱使身邊依然圍繞著的還是昔日那群嬌妻美妾,寧王再也找不回以往的舒適與快樂。
朝中的文臣武將此時已沒了第二選擇。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在蔣廷軒屍體被戰馬馱回來的哪一天,他們就預知到了自己的未來。寧軍敗給了滕軍,他們都在盤算著,必將成為滕國的二臣,卻不料形勢急轉,投降了裘國朝廷。
寧城外的那2萬寧軍,見城頭換成了裘軍的大旗,知道寧國已不復存在,即便是現在去與裘軍拼個生死也無任何意義。
有灰心者不願替裘軍賣命,便脫去軍裝,悄悄潛回了農村老家,隱居山林去做平民百姓了。
多數兵丁只為餬口,便留了下來,以武二松為代表,向曹蠻遞上降書順表,自此成為裘軍一部。
贏王這一招不戰而屈人之兵,玩得實在是高,至於其他縣郡,他倒是想白白佔領,實際上並沒有如此順利,不久便發生了軍事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