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的局勢異常危險,並非滕國所能控制,成王和暢王說不定哪天就會變成敵人。至於裘軍遲早會疆場上相見,只是現在不宜與其動大動兵戈。

李秀娥想了許多,最起碼目前是太平的,誰也沒有與滕軍開戰,那就藉此機會繼續厲兵秣馬,備荒備戰。

同時給商部下旨,利用這暫時的和平時期加大貿易力度。一是加強與成國的商業合作,用經濟手段穩住成王。二是與昌國也加大貿易往來,讓暢王也看清當前形勢,和平對兩國都有利,最好是按兵不動。

不僅如此,她還叫那巡邏戰艦給東隅水昌文昌三座城池又運去了大批的火炮和彈藥,加強城防。一旦有敵軍入侵,必當全力回擊,首戰必勝,挫敗敵方的銳氣,使其聞風喪膽,不得再進一步侵略。

見王后穩若泰山,深謀遠慮,胸有成竹,佈置得井井有條,諸位文臣武將均表示支援,也不再提出反對意見。

散朝之後,首輔大臣周正邦單獨進諫。

“還望王后三思,裘軍進駐寧都,著實對滕國不利。曹蠻只是控制住了都城,對下面的郡縣尚無暇顧及,我軍當出兵,將其郡縣佔領。一則繼續擴大滕國之疆域,二則一旦開戰,將戰場前移,可使文昌水昌東隅等地免遭戰火。

李秀娥一擺手,“不必。周大人所言,若嬴王未曾派兵進駐寧國,我滕軍可以繼續佔領其他地域,甚至可以攻至寧都城下,迫使寧王簽訂條約。現在再如此已不合時宜了。那不再是寧滕兩家之事,中間多了個嬴王,再那樣就是直接與嬴王為敵了。本宮不想過早的與裘軍開戰。”

見王后主意已定,周正邦只得告退。

退了朝,回到寢宮,李秀娥依舊思緒萬千。正如周正邦所說,她確實有些過於慈悲呢,如若為滕國將來的發展做考慮,本就應該乘勝進軍,將寧國全境佔領,到那時嬴王就不宜再派兵來了,即便是來也為時已晚。

正當她有所後悔之際,小雷霆不知不覺來到了身旁。

“母后又在為何事焦慮?”

每當李秀娥有所憂慮之時,小雷霆就會到她身邊來問詢來安慰,甚至還會帶來絕佳的主意,她希望這一次也不例外。幾次戰役告訴她,自己這個上天恩賜的兒子,不僅力大無窮,武藝高強,更是聰慧過人,善於洞察人意,縱使自己擁有上世的經驗,也不得不佩服這個小娃娃有超乎凡人的計謀。

“小哪吒來的正好,快來幫幫母后!”

她便把今日在朝堂之上與諸位大臣所商議的,包括她最後決定的,都告訴了小雷霆,讓他知道的更詳細一些,有助於他做出準確的判斷。

小雷霆依舊是滿臉掛著淡淡的笑容,聽得仔細,直至李秀娥全部說完,他才開口。

“周大人分析的不無道理,只是我們現在出兵正如母后所說,已不合時宜。對母后的安排,孩兒覺得還算是妥當。據孩兒分析,短時間內曹蠻不會帶兵來攻打滕國。他要先鞏固寧都,以及寧都周邊的縣區,逐步擴張,所以他需要一定的時間。成國一方暫時無憂。倒是那暢王說不定哪天會將軍隊開過來。現在寧國名存實亡,他與寧國的貿易必將受到極大的影響,他也想借此機會佔領瓷都一帶,好將來與南洋貿易有源源不斷的貨源呀!”

小雷霆一席話倒是提醒了李秀娥,這個因素她倒是忽略了。暢王出兵可不一定是非要攻打東隅,有可能會去佔領寧國的那些真空地帶,即無滕軍也無寧軍更無裘軍的地方。而那瓷都與絲綢基地正是這樣的地區。

一旦這些比較富饒的地方那些工業區被暢國所佔據,寧國雖大其他地方相對貧瘠的多,佔不佔領只是一個國土面積的問題,利益卻差了許多。

看來這兵還是要出的,對於那些地方要先下手為強,去得晚了就成了別人的了。

於是,李秀娥便與小雷霆在她的寢宮中,這母子二人開始謀劃起進一步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