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發展長宜放眼量(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秀娥此次來找裘開物的目的,就是要讓他寫封親筆信,那薛仕與其論私人情面也不好推脫,再加上朝廷的支援,他不來也得來了。
裘開物非常支援李秀娥的決定,當即書寫了一封情感真摯的親筆信,邀請薛仕到大滕國就職。
李秀娥有了這份親筆信,心裡有了底數。回到縣衙又擬了一道旨,以滕王的名義向大裘國求援,選派薛仕前來援助。
她之所以如此大費周章,不願編個謊言直接向大裘王朝求援,是不想讓大裘知道她已然將這滕王的權力架空。
如果讓那強悍多疑的王后知道,或者是國王曉得,自然會引起他們的不滿。不論那庶母王后如何對待二王子,那畢竟是人家的家事。若是知道被一個不受寵幸的王妃掌握了實權,恐怕會引起大裘王朝的震怒。
如若因此問罪,她還真是吃不了兜著走,現在大滕國國力貧弱,根本抵擋不住大裘王朝的征伐。
低調低調再低調!
在大裘王朝面前只有示弱,才可以暗中發展。
李秀娥讓周正邦找了一名叫喬得準的親信,帶上幾個人,套上馬車,帶了盤費,去大裘王朝邀請薛仕去了。
這個事情安排妥當之後,李秀娥通知周正邦,帶上幾名隨從,一同去石昌南郊,看那片土丘之地。
周正邦曾經見過李秀娥畫的那幅建築草圖,對房屋佈局他已然瞭解。
最南面一排為朝廷官員的辦公區域,東西兩側為諸官員的府邸,最北部為御林軍兵營,中間核心區就是王宮,王宮前建一個廣場。
四縱四橫八條街道,保證各個區域出入方便,並與石昌街道連通。
這個工程比較浩大,沒有三五年蓋不起來,所以李秀娥決定,分期實工,待有了青磚先把辦公區蓋起來,之後再蓋官邸,最後建王宮。
在周正邦的陪同下,一行人又圍石昌縣城巡視了一圈。
滕國新立,大小也是個王國,這城堡一定要建的,是為了更好的防禦。
城堡的四面城牆基本上選定了位置,剛好有一條溪水從西北方向而來,注入瀏水河,將來就將這溪水引入護城河,同時作為飲用水源。
既然王后有這個意向,周正邦只好服從,想到這城牆若要修建工程更為巨大,砂石磚料自然會用去不少。
“難道王后也打算用青磚砌城牆,磚牆牢固嗎?”
“之所以請周大人一同來現場視察,本宮就是想讓周大人知道,這基礎建設得需要大量青磚。青磚和著泥土,那高牆自然不會太結實。但是青磚要用水泥砌起來自然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水泥?”
周正邦對這個水泥沒有任何的概念,從來沒聽說過呀!當然這是後世的發明,他怎麼能想象得到呢?
“對,就是水泥。這製作水泥的原料我們已經有了。”
於是李秀娥詳詳細細跟他講了如何製作水泥,以及水泥的特點。
周正邦聽了很興奮,這水泥一旦製成,石昌縣的各種建築物,乃至橋樑都可以用它,關鍵是堅固耐久。
李秀娥早有打算,這水泥的用量,將來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不可限量。
石昌縣內若是市場飽和,同樣也可以銷往其他王國。
還有一個問題,她至今沒有太大的把握。
鋼筋!
若是有了鋼筋,可以預製樓板,不管是辦公區還是官員府邸,甚至那王宮都可以用它。關鍵是蓋多層可以節省土地使用面積。
倒不是說建這些房屋那土地不夠用的,同時還會節省很多費用的,這對大滕國初建至關重要。
她把這個想法也跟周正邦說了。周正邦應諾會留意此事,讓鐵匠試一試,到底能不能做出鋼筋來。
他同時建議,若是不能做出合格的鋼筋,樓層可以用木料。這些石昌縣還是有大量資源的。
對李秀娥來說,這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法,她沒有讓周正邦知道,那鋼筋做不做得出來是個關鍵。
有鋼筋,蓋房子好蓋,以後的發展計劃都好實施。
若是造不出鋼筋來,這將影響她將來強國的所有計劃。
周正邦答應儘快督辦水泥的研發和製造,還有磚窯擴建事宜,先將手頭能做的工作開展下去。
工作有了方向就成功了一半,至於發展程序中遇到的問題,按部就班地解決就是。憑藉李秀娥在上一世所掌握的科學技術,解決當代的大多數難題,她還是很自信的。
工作部署都已經安排了下去,只需加以時日步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