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零章道經(一)求訂閱(第2/3頁)
章節報錯
“妙,妙不可言!!”
撫掌長嘆,姒伯陽頂門之上,升起紫煙,化作慶雲,慶雲上託著三朵蓮花,蓮花綻放之時,陣陣道香,隨風飄動。
頂上現三花,胸中現五氣,姒伯陽周身神光飛騰,瑞氣滔滔,瑞氣之上,浮動朵朵金盞,萬千金光灑落,化作一陣香雨。
香雨滴滴答答,打落在地面上,飛濺而起,又化為天地靈機。
姒伯陽神情莊重,三花五氣既出,寶光如焰蒸騰,掀起重重氣浪。
嗡——
他雙手向前一推,將始玄元三氣,反覆凝鍊,凝鍊成三粒明珠,屈指一彈,三粒明珠落在慶雲蓮花之上。
三朵蓮花,對應著三粒明珠。蓮花之上,三道虛影一閃而過。
雖只是一閃而過,可這三道虛影的面貌,被姒伯陽看的真真切切。
一曰太清,老者面貌,手執寶扇,一曰上清,青年面貌,懷抱寶圖,一曰玉清,少年面貌,執掌神珠。
這就是姒伯陽修行的一炁化三清,一炁為種子,落在三花之上,借三花的精氣神,進一步的孕育成形。
等到什麼時候,這三道虛影能從三花上走下來,成為真實不虛的道身,姒伯陽的一炁化三清神通就是入門了。
煉就一炁化三清,臻達圓滿境地,甚至與斬三尸證道一起修行。以三清之身,寄託三尸之神,才是法力無邊,神通無量。
介時,三清道相就是三尸神,三尸神就是三清道相。執掌開闢、終結、存世之基,一有永有,一在永在。
那種境界的可怕,難以用言語形容其萬一。
始玄元三氣,各自寄託在三花之上,姒伯陽的眸子,異常的明亮,幾若星辰一般:“果然是,道可道,非常道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筆來,”
一點靈光乍起,姒伯陽一伸手,案几上的玉筆,徑直化作流光,落入他的手中。
“帛來,”
執筆在手,看了眼筆尖上的濃墨,姒伯陽再次張口,言出法隨,一卷錦絲布帛飛起,與玉筆不分先後,落在他的身前。
手執玉筆,將布帛鋪開,姒伯陽沉吟片刻,腦中無數靈光迸發。
不知多少道理,在一瞬間湧上姒伯陽心頭,姒伯陽沉吟片刻,方才落筆。
“道祖,道祖,一道之祖,若是沒有自己的思想,如何配稱為‘道祖’?”
一道之祖,並非只會爭強鬥勝而已。相反的是,能成為道祖者,必定是有著自己的道,並且一心一意,能踐行道果的人。
轟隆隆!
下筆有驚雷,姒伯陽執筆,筆尖剛一觸及布帛,就有一聲天雷,猛地炸響。
這一聲炸響,看著只有百里,可卻聲傳千里,驚動了不少高手。
彷彿上蒼,都知道姒伯陽這一筆下去,必然是石破天驚,所以才有所於顯示。
姒伯陽的動作,沒有半點停滯,手中筆尖落在帛書上,點點靈光,在帛書上浮現。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姒伯陽一筆一畫,都傾注了極大的心力,每一枚雲篆寫出,都有莫大之力,壓在他的身上。
全身骨骼嘎吱嘎吱作響,姒伯陽神色平靜,手裡的筆很穩很穩。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姒伯陽所寫的,正是改變他一生命數,也是成就他的《道德經》。
與往常只是默唸經文不同,姒伯陽這一次將《道德經》書於文字,寫在了帛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