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零章封建(三)(第3/3頁)
章節報錯
對上陽仲等人來說,能從神魂級數,一步邁入地祇之境,才是真正的實惠!
就算不夾雜功利心,只論個人感情,捫心自問,親眼目睹山陰氏,由弱小走向強大。
上陽仲等人的心頭,何嘗不是有著一種滿足感。
——————
轟隆隆——
數十萬大軍行進,綿延數十上百里,血氣升騰,似龍吟虎嘯,灼熱的氣血,帶起滾滾熱浪。
中軍所在,兵戈如林,以甘籍等人為首,一眾氏族首領簇擁著姒伯陽,遙望越來越近的有鄮關。
戰馬嘶鳴,臨近有鄮,姒伯陽指著屹立大地的有鄮關,對左右高聲道:“過了這有鄮關,就是我山陰氏的地界。”
“我要在此築天壇,祭天,應命,開國,奠基!”姒伯陽的眸子,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太末氏首領,拱手道:“只是,祭天之事,非同小可,臣曾在古籍中,看到有關祭天儀軌的一些記載。”
“祭天所用的天壇,乃是承載上蒼、人道,天人氣運的載體,其所建的位置、規格,都有極其嚴格的要求。”
“非龍脈所匯之地,非氣運凝結之處,就是立下天壇,也無法溝通上蒼,引動人道,降下天命。”
太末氏首領,沉聲道:“所以,這天壇選址,可謂重中之重。要是山陰地界內,沒有合適的寶地,咱們又該選何處築壇?”
“沒有合適的寶地?”
姒伯陽眉頭一動,道:“我會稽氏族,上下一心,數以百萬計的越人之力,足以移山填海。區區一座寶地,何足道哉。”
“山陰氏沒有這等寶地,那上虞氏有沒有?上虞氏沒有,那諸暨氏有沒有?遍訪會稽各地,我不相信,連塊寶地都沒有。”
太末氏首領,笑道:“呵呵,上君如此想,臣就放心了。”
“臣,本以為上君生於山陰,長於山陰,因此青睞此地,這才執意將築壇之址,定於山陰。”
“沒想到,上君這般豁達,沒有非山陰不築壇的心思。這樣一來,臣便放心了。”
姒伯陽搖頭道:“我可沒有什麼非山陰不建壇的想法,我要開國,整個會稽,都是我的疆土,會稽氏族,都是我治下子民。”
“我雖是山陰氏人,但我更是越國之君。就是對山陰有些偏愛,也不能明顯的厚此薄彼,這讓我如何服從?”
太末氏首領,輕聲道:“上君能如此想,已有人君風範了!”
“報,”
一騎斥候一邊高呼,一邊快馬而來,來到姒伯陽面前,‘籲’的一聲,勒住韁繩,翻身下馬。
斥候單膝跪地,道:“報,上君,有鄮關關門大開,關中留守上陽仲,攜部將一十九名,在關外迎候主君大駕。”
姒伯陽呢喃道:“上陽仲麼……”
一想到上陽仲,姒伯陽就想到他率大軍北伐之時,自有鄮觀而過,令上陽仲駐守有鄮,坐鎮後方的那一幕。
說實話,姒伯陽領兵北伐,要沒有上陽仲這位老臣,兢兢業業的駐守有鄮關,擋下許多窺伺山陰虛實之人的目光。
姒伯陽不可能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對付上虞氏、諸暨氏上。
上陽仲身上的擔子,一點都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輕。
那個時候,一旦有鄮有失,山陰氏也就危險了。任憑姒伯陽有天大能耐,也只能徒呼奈何。
姒伯陽肅然道:“上陽仲坐鎮有鄮,為我守住後方。讓我北伐一戰,沒有後顧之憂,這就是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啊!”
“這北伐第一功,有他上陽仲的一半。”姒伯陽直接道:“諸位,與我一起,入關。”
“駕……”
說罷,姒伯陽一揮馬鞭,戰馬吃痛,邁蹄疾奔,黑麟馬矯健的身姿,向著有鄮關隘跑去。
看著漸漸遠去的姒伯陽,一位氏族首領打馬,道:“各位,走,咱們也去看看,上君口中的那位北伐功臣。”
其他首領紛紛應聲,道:“走,走,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