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看到李申走後,這些將領們為了取代他的位置,彼此勾心鬥角的樣子,他便更加懷念李申。

因為只有他一個人,是真心為他著想,為了部隊的未來考慮。

可他,到底還是太固執了。

他只要他低頭服個軟,但他卻非要逼他,把事情鬧成現在這樣不可挽回的局面。

每每想到這裡,徐四海便感到痛心不已。

看著手下們的鬥爭愈演愈烈,徐四海非常生氣,便將所有將領全都召集起來,告訴他們,兵馬元帥只有一個,那就是李申。

沒有人可以代替李申,所以,這個封號,從今天起,不會再使用。

至於他手下的人馬,由他親自掌管,誰也不用爭了。

徐四海這次開誠佈公的談話,給諸位將領敲響了警鐘。

他們逐漸變得清醒和冷靜下來,徐四海連自己最好的兄弟李申都不相信,又怎麼會放心讓其他人統領全軍。

他們彼此心照不宣,沒有人再敢打這個主意。

很快,一個月過去。

在徐四海的有意鎮壓之下,軍隊裡面,已經沒有人再敢公開談論李申的事情。

徐四海整頓好人馬和糧草,帶著軍隊再次出發,攻打下一座城市——南安城。

南安城守將,叫韓廣銘,是鎮南王的侄子。

徐四海的起義軍,在半年之內,接連攻下多座城池,已經引起了鎮南王的注意。

但鎮南王忙著收拾太平教,沒有理會他們。

現在,太平教已經被消滅得差不多了,鎮南王這才騰出手來,派遣兩萬精兵增援南安城。

而對此,徐四海毫無察覺。

韓廣銘是個擅長謀略的將領。

開戰之前,他便派人暗中調查徐四海的資訊。

對於徐四海部隊的情況,非常瞭解。

徐四海現在的部隊人數,已經達到了三萬。

其中,有五千人是投降計程車兵,接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

至於剩下的,則是逃難的流民,不足為懼。

最讓他忌憚的,是擅長打戰的李申。

但李申突然猝死,而且死得不明不白,這對韓廣銘來說,可是一個意外之喜。

沒了李申,只靠徐四海手底下這些蝦兵蟹將,在韓廣銘看來,完全成不了大事。

打探到徐四海的人馬正在朝著南安城趕來,韓廣銘當即下令撤軍,帶著主力部隊從南安城離開。

只留下一小隊精銳,潛伏在南安城中。

他這麼做,並不是害怕徐四海的部隊,而是想要營造出畏戰潛逃的假象,把徐四海騙進城中,將其一網打盡!

徐四海隨後帶著部隊浩浩蕩蕩前來,他本已做好了大幹一場的準備,結果出乎意料,偌大一座南安城,竟然連一個士兵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