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申走了。

正如他來的時候,孤身一人。

他走的時候,什麼也沒帶走。

他沒有和任何人告別。

如果非要說有,守城的將士勉強能算一個。

他單人匹馬,越走越遠……

事實上,在割掉衣袍之後,徐四海便開始感到後悔。

但已經說出口的話,不能收回。

李申已經觸碰到了他的底線,只有讓他離開,這件事情才能收場。

在失望的同時,他還感到無比遺憾。

因為他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員大將,還是一位曾經與他一起同生共死的好兄弟。

為了不讓人知道李申是因為胡成峰的事情而選擇離開的,徐四海對他宣稱,他是猝死的。

對於這個藉口,很多人都不相信。

尤其是李申手下的親信,他們雖然不知道實情,但李申的身體狀況他們是清楚的,怎麼可能會突然猝死。

很多人都在懷疑,李申是被害死的。

因為這件事情,軍隊裡一片譁然。

士兵們私底下議論紛紛,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有。

而大部分人的矛頭,最終都指向徐四海。

因為除了他點頭,否則,沒有人動得了李申。

一時間,部隊里人心惶惶。

但也有不少人為此感到高興,因為李申這一走,兵馬元帥的位置就空了出來。

而他手底下的那些精兵強將,也成為了無人看管的香餑餑。

很多人都想分一杯羹,那些將領們,背地裡爾虞我詐,各種陰謀陽謀,鬥得你死我活。

對於這些人的小心思,徐四海全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但他並沒有理會,因為他滿腦子都在想著李申的事情。

他搞不明白,李申為什麼會棄他而去。

他難道做錯了嗎?

可他只是想要李申放一個人,作為君主,他難道沒有這個權力嗎?

李申為何要拒絕他,他難道就沒有問題嗎?

他可是一軍之主,而他作為臣子,難道不應該對他表示絕對的服從嗎?

徐四海越想越生氣,越想越覺得錯的人是李申,而不是他。

但生氣歸生氣,後悔也是真的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