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長了,衙門裡的人知道了事情的真實情況,強將李申趕了出去,判徐四海死刑,馬上就要處決了。

正好刑部的趙部郎,駕臨建昌巡視。

他在提審死囚案時,看到徐四海的名字,便讓隨從都出去,然後把徐四海叫上來。

徐四海進來,仰頭往大堂上一看,原來那趙部郎就是趙僧哥!

徐四海悲喜交集,照實說了事情的經過。

趙部郎考慮了很久,仍叫徐四海先回獄中,囑咐獄卒好好照顧他。

不久,徐四海因為自首,依律減罪,充軍雲南。

李申自願跟隨著他,服刑去了。

不到一年,徐四海按慣例被赦罪回家。

這都是趙部郎從中出力的結果。

李申從雲南回來後,便跟著徐四海生活,為他料理家業。

徐四海給他工錢他也不要,倒是對飛簷走壁、拳腳刀棒之類的武術很感興趣。

徐四海優厚地對待他,替他買了媳婦,並送給他田產。

徐四海經過這次變故後,痛改前非,每每撫摸著臂上的十字花紋,想起母親生前的訓戒,就痛哭流涕。

因此,鄉鄰再有不平之事時,李申總是以徐四海的名義自己為他們排解,從不告訴徐四海。

有一個王監生,家裡十分富豪。

遠遠近近的那些無賴不義之徒,經常在他家進進出出。

本縣中的殷實富裕人家,很多都被他們搶劫過。

有誰如惹了他們,他們就勾結強盜,將他殺死在野外。

王監生的兒子也非常荒婬殘暴。

王監生有個守寡的嬸母,父子兩個都和她通姦。

王監生的妻子仇氏,因為多次勸阻丈夫,王監生便將她用繩子勒死了。

仇氏的兄弟們告到官府,王監生用錢財買通了官吏,反說他們是誣告。

仇氏兄弟們有冤無處申,便到徐四海家來哭訴。

李申聽了兩句,打發他們走了。

又過了幾天,徐四海家裡來了客人。

正好僕人不在,徐四海便讓李申去泡茶。

李申默默地走了出去,跟人說:

“我與徐四海是朋友,跟著他不遠萬里,充軍雲南,交情不可算不深。可他不但從沒給過我工錢,還拿我當僕人支使,我再不甘忍受了!”

說完,他便忿忿地走了。

有人告訴了徐四海,徐四海諒訝他忽然變了心,但還沒感到有什麼奇怪的。

李申忽然又打起官司,告了徐四海三年沒給他工錢。

徐四海這才大感驚異,親自去官府和他對質,李申忿忿地和徐四海爭執不休。

官府認為李申在無理取鬧,將他趕了出去。

又過了幾天,李申忽然夜間闖進王監生家,將王監生父子連同王監生的嬸嬸一併殺死,還在牆上貼了張紙條,寫上自己的名字。

等到官府追捕他的時候,他早巳逃得無影無蹤了。

王家懷疑李申是徐四海主使的,官府卻不相信。

徐四海此時才恍然大悟,李申和自己打官司,原來是怕殺人後連累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