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第1/6頁)
章節報錯
這真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隨著這戰爭規模越打越大,就如同幾個高手在拼內力,誰都不敢撤手,只能不斷地輸入內力,就是賭對方先死。
宋國也被迫徵召更多計程車兵、勞役,以及更多的糧食。
這已經覆蓋到宋國所有的階級。
關鍵,他們都不知為何而戰?
而宋國也沒有做好打一場大戰的準備,這國內工作做得並不到位,導致民間是怨聲載道。
只不過迫於齊國的淫威,大家也都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而如今公子偃站出挑大樑,表示反對這種無謂的戰爭,要想鄭國一樣,選擇中立,宋國國內的貴族紛紛擁護他。
在民意的支援下,以及楚國的暗中支援,戴偃順利成為宋國新一任國君。
而戴偃上任的第一道政令,就是表示要撤出此次戰爭,宋國選擇中立,同時下令前線士兵全部回國,並且要求楚國不準追擊。
對於這道政令,宋國子民是滿懷期待。
這楚國會不會放人?
如果楚國放人,代表宋國中立成功,新國君是有能力帶領宋國走向中立,遠離戰爭。
但如果不放。
那就很是尷尬。
放!
還是不放!
昭陽其實是有些猶豫的。
雖然事先都已經商量好了,公子偃將會選擇中立,並不是倒向楚國。
但這年頭誰講信任啊!
如今的身在巨陽的宋軍,那就是楚軍的盤中餐,煮熟的鴨子。
要知道之前可還是宋軍主動挑釁楚國的。
楚國上下對宋國其實是滿懷怨氣。
是不是趁機殺入宋國呢?
不少楚國將軍慫恿昭陽一舉吞併宋國,然後趁勢入侵齊國。
由於外事皆有姬定做主,昭陽只是負責統兵打仗。
昭陽也不敢擅自決定,但面對誘惑,他還是很心動,於是就找來姬定,他先是試探性地說道:“唉...我還以為這宋國會倒向我們,與我們一道攻齊國,這可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這事先都已經說好,如今昭陽卻來了這麼一句話,姬定豈不知昭陽在盤算什麼,於是道:“大將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公子偃又有何理由說服大家擁護他?宋人擁護他,不就是想要退出這場戰爭麼。”
昭陽點點頭,“那倒也是。”
但語氣中,卻透著一絲不情願。
姬定又道:“大將軍,即便公子偃算是在背後捅了齊國一刀,但是目前的局勢,齊國仍然非常需要宋國,如果公子偃倒向齊國,齊國還是會對他張開懷抱,而同時也會令宋人明白,我們楚國想要吞併他們。到時,宋人必將齊心協力,與我們拼死一戰,這情況可能比之前更加糟糕。
此外,大將軍莫不要忘記秦國與我們的戰爭還未結束,秦國就真的願意見到宋國投向我們懷抱嗎?此舉真是可能會令我們楚國深陷困境。”
聽到這後半句,昭陽忽覺背脊發涼,是呀,如今秦楚只是被迫結盟,秦楚之間的戰爭尚未結束,不禁擔憂道:“如今這局勢對我們極為有利,這秦國會不會從中使詐?”
姬定點點頭道:“極有可能,秦國不願見到齊國強大,但是更加不願意見到我們楚國強大,畢竟咱們楚國如今可是與秦國捱上了。”
昭陽又有一些不甘,道:“難道我們要白白錯失這個良機嗎?”
姬定笑道:“那自然不是,戰爭並未結束,齊軍主力可還在大梁,我們不可能在徐州撤兵,同時,我們也得配合盟軍主力,針對齊軍作戰。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齊國不一定會輸啊!”
昭陽點點頭,道:“我知道該怎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