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風起雲湧(第3/5頁)
章節報錯
他們的建議確實也有道理,目前秦國是看不到奪回江州的希望,只能說勉強守住蜀地,以及巴國部分領地。
但楚國一直不撤兵,兩軍一直對峙,這顯然對秦國更加不利。
這將出不出,對於如今秦國而言,是最頭疼的。
因為秦國還沒有到最鼎盛時期。
但目前朝中還是張儀、司馬錯、公子疾等主戰派佔據優勢,首先,巴蜀的戰況,還不至於嚴重到讓秦國撤兵,畢竟楚國拿下江州之後,攻勢減弱許多。
其次,他們都認為,若不擊敗楚國,其它的事也做不成,秦國若要出關,基本上都要走函谷關。
那將會面對三晉,再不擊敗楚國的情況下,三晉是不可能臣服秦國,而楚國在姬定的領導下,一定會支援三晉。
姬定當初表明將河東地區視為楚國核心利益,至今仍困擾這秦國,基於這點,三晉都不會放棄與楚國的關係。
秦國必須要將楚國給摁下去,才能夠取得東進的機會。
雖然楚軍減弱,但目前蜀地內部的問題,還是遲遲無法得到解決。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新會。
之前秦國一直認為,新會能夠得意存續,只是因為他們秦國沒有正兒八經去對付他們,如果正兒八經去圍剿,是輕易就能夠將新會給剷除。
這回秦國雖沒有從國內調兵去圍剿,但也是正兒八經在做這事。
可是結果卻不是那麼盡如人意。
秦軍不但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反而還吃到敗仗。
這真的很尷尬!
因為新會在他們眼裡,就是一群強盜,盛極一時的秦軍,竟然都沒有打贏強盜。
真是丟人現眼啊!
“那新會都是依山而踞,且人數可能已經達到數萬之眾,咱們若是大軍前去圍剿,他們就躲入深山之中,可若是分兵前去圍剿,就又有可能會遭遇埋伏,目前我軍是進退維谷。”
剛剛從前線回來的魏章,非常沮喪地向張儀彙報。
之前由於秦軍失利,以及新會與蜀軍的曖昧,使得張儀直接讓魏章親自前去統帥蜀軍和秦軍,聯合作戰。
魏章去了之後,立刻接管當地軍政,且在今年就組織三次大規模的圍剿,但也只是燒了一些房屋,並沒有重創新會。
而且越往後打,越覺得心累。
新會一聽魏章來了,是能躲則躲,反正你來我就跑,你走我再來,然後搞搞小規模偷襲。
魏章鼓足一身力氣,發現沒有地方使。
怎一個憋屈了得。
要說堅守不出,那大家還能夠打一個攻堅戰,你要守得住,也算你本事,可見不到人,這怎麼打啊!
打著打著,魏章就失去了興趣。
張儀好奇道:“這人跑去深山中,但是這糧食可是運不走啊!”
魏章嘆道:“臣之前也是這麼想的,但是沒有想到這其中的情況十分複雜,非一眼可以道盡的。
這新會分散在成都東南邊的山地河道邊上,主要是依靠漁獵和工技為生,然後用一些工具、農具去與當地鄉民去交換糧食。
我們無法摧毀那些大山、河流,我們只能搗毀當地的農田,但是那些農田又不是屬於新會的。
這麼做又會激起當地蜀人對我們秦人的仇恨,其實蜀軍在面新會時,已經有所懈怠,似乎都不願意與新會戰鬥,我認為這麼做只會得不償失。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派大軍前去駐紮,就像對付義渠一樣,但由於那裡比較偏遠,道路險阻,耕地又嚴重不足,如果我們要派大軍駐紮,這所需補給太多了,目前蜀地還得負責江州那邊的補給,恐怕是難以支撐。”
張儀捏了捏額頭,道:“那依你之見,如何才能夠徹底剿滅新會?”
魏章道:“給臣十萬大軍,兩年光景,臣保證將徹底剿滅新會。”
他此去統兵雖眾,但大部分都是蜀軍,只有一萬多秦軍,秦軍主力還是在前線與楚軍對峙,而蜀軍又非常不給力,經常掉鏈子,出工不出力那都是常有的事,甚至他懷疑蜀軍中不少人向新會通風報信。
就還得派秦軍去剿滅。
而且要多於新會幾倍的秦軍,你躲在山裡,我就將山給圍起來,直接壓死,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張儀瞧了眼魏章,道:“你讓我跟大王去說,派十萬大軍前去剿滅幾萬強盜?別說大王會不會答應,這要傳出去,我秦軍豈不是讓天下諸侯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