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相邦大會(二合一大章)(第3/5頁)
章節報錯
大戊午狐疑地瞧了眼張儀,道:“秦相也說了,中山國背後可是有著齊國和楚國,我們若出兵,只怕齊楚也會出兵。”
張儀笑道:“如今齊國的盟友可是貴國,而並非是中山國,齊國有何理由出兵?至於楚國麼,他的兵馬能過得去嗎?就算過得去,我們秦國也絕不會坐視不理的”
之前齊國是拉著秦國一塊阻止趙國罷兵,而原因就是齊國是趙國是盟友,如果秦國轉而支援趙國,那趙國可就沒有太多顧慮。
大戊午思索半響,道:“這...這我還得仔細考慮一下。”
張儀點點頭。
......
此次來到濮陽的相邦中,最為低調的,莫過於魏國相邦惠施,作為昔日的霸主,在這裡一度讓人遺忘。
但並不是說魏國就已經衰弱到這種地步,只不過惠施知道,如今魏國的實力難以唱主角,再加上魏國之前惹了太多是非,此時需要低調,但他也並非是自甘墮落,他一直都在暗中觀察,伺機而動。
如今,魏國的機會來了。
在張儀見過大戊午的第二日,惠施便約見了趙相大戊午。
“聽聞昨日秦相去找過趙相,想必又是為了稱王一事吧。”惠施笑吟吟地問道。
大戊午點點頭,道:“秦相也跟魏相談過?”
惠施道:“是韓相與我說得。不知趙相是如何打算得?”
“暫時還未決定。”大戊午搖搖頭,又問道:“魏相又是如何打算的?”
惠施嘆了口氣,道:“打算什麼,此次大戰,可算是讓我看清楚,我們不過是秦、齊、楚三國的玩物罷了。和解需要依仗齊國,稱王需要依仗秦國,停戰則是需要看楚國的臉色,他們扔一塊肉出來,咱們就吃好一點,灑點湯出來,也湊合著過吧。”
此話一出,立刻引力了大戊午的共鳴,嘆道:“誰說不是呢,想當年我們三晉盛極一時,秦國、楚國皆畏懼我等......。”
惠施也是長嘆一聲:“但是隨後我們自相殘殺,倒是讓他們趁機壯大起來。”
大戊午瞧了眼惠施,輕輕哼道:“這可全拜貴國所賜啊!”
當時就是魏國要稱霸,導致三晉內戰非常嚴重。
惠施撫須笑道:“趙相謙虛了。”
說罷,二人相覷一眼,不約而同地哈哈大笑起來。
但笑聲中卻又充滿著自嘲和辛酸。
過得片刻,大戊午突然道:“魏相究竟有何打算,直說便是。”
他其實已經猜到惠施來此的目的。
惠施神色一變,嚴肅道:“如今齊、楚、秦三國實力強大,我們中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戰勝他們。
而如今他們三國之間是矛盾重重,尤其是秦國與楚國,那更是水火不容,這對於我們而言,可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如果我們三家能夠團結一心,就足以抗衡他們其中任何一國,甚至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利用他們三國的矛盾,將他們逐個擊破。”
大戊午聽罷,是毫不猶豫,拍著桌子激動道:“我可就等著你這句話,我豈不知道他們三國是各懷鬼胎,這嘴上說得好聽,但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我們到底還是得靠自己啊!”
他其實是最有感觸的,一來到這裡,就被齊魏忽悠,答應拿出一座城池來給鄭國,之後又齊、秦忽悠著罷兵中山國,隨後又被張儀忽悠著與中山國一塊稱王。
雖然他都答應了,但其實這不是他所願,他只是沒有辦法,想想昔日晉國,那是多麼得強大,秦楚都被迫抱團來面對晉國所帶來的壓力。
故此當惠施提出三晉結盟,大戊午是舉雙手支援啊!
......
經過半個多月的磋商,終於等來了相邦大會。
在這期間,各國相邦談得也差不多了,該是時候坐在一起聊聊了。
今日上午,各國相邦便談笑風生的來到大殿。
嗯?
當他們入得大殿時,神情皆是一愣。
只見這大殿完全變了模樣,就連君主的位子都沒了,而是在中間搭建了一圈矮榻,每個塌上都放著三個鋪墊和三張矮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