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個時代,尋常的黔首一年下來,也不過有著幾百錢的結餘。

碰上年景不好的時候,這幾百錢都剩不了,也許還要倒賠。

“美酒雖好,但是這酒杯差了點。”

楊神搖頭說道。

“這已經是最好的酒杯了。”

紫女不解。

“不,最好的酒杯,在這。”

楊神推倒了紫女,然後將酒壺口對準了她的嘴。

紫女張開口,美酒傾瀉而下,楊神隨後品嚐了一下。

“雪女你也來試試。”

楊神感覺很不錯,還真的嚐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大王……”

雪女矜持了一下,就被楊神推倒了。

無奈之下,她只好順從。

弄玉自然也沒有逃過一劫。

“還真是不一樣,不知道焰靈姬她們又是什麼味道。”

楊神回味著那種感覺,一壺酒已經空了。

北匈奴、東胡人、百越,其實楊神都不在乎,他反正以後都是要把他們全部殺掉的。

至於百越……額,看在焰靈姬的份上,讓他們試著融入一下乾國文化好了。

齊國投降之後,乾和秦的巨大差距體現了出來。

乾國養著三百萬大軍都綽綽有餘,秦國拿出一百萬,動員能力給他算兩百萬,那也不是乾國的對手。

除非秦國再出一個白起,不然這一仗,懸。

更不用說乾國還一直在訓練新兵,壓根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讓人不解他們為什麼要訓練這麼多兵。

畢竟,打完秦國,接下來不就是天下統一了嗎?

養這麼多兵,到時候怎麼安置他們?

楊神也忽然發現,這地盤多了,各種事情也開始接踵而來了。

“今夏水位暴漲,梁渠氾濫,沒入周圍村莊谷地,當地之民,無一倖免。”

這份從泗水發來的奏報,記載了一次洪水氾濫的簡情。

災情、賑濟、工事、營造……種種事情紛繁複雜,這件事情在其中並不起眼,但是還是引起了楊神的重視。

畢竟縱觀古今歷史,水災是各個朝代都有的嚴重問題。

“邊境蠻夷時時侵入,趙地地動未復,楚地水患又起,受災的災民如何安撫,流寇是剿是撫,邊境如何禦敵?這時候,空談仁義管什麼用?”

“各地貧富、戶口不一,當量裁各地,取稅賦,由朝廷統一調配,以濟四方。怎可聽那幫儒生所言,大赦以安地方。”

“儒生多高論,不通俗事;道士好虛言,不辨時序。”

楊神看著堂下吵著吵著就打起來的儒生和法家弟子,看戲一般的態度。

乾國越發壯大強盛之後,諸子百家也都紛紛來乾,這已經是肉眼可見的大勢了,他們也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