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夫人打量著于丹青的神色,心頭沒由來的一陣發慌,“可是有何問題?”

于丹青思忖著開口,“我也不知。只是……時間上有些不對。假設都是陳映茹的人,就是她在賞賜手鐲前,便預謀到你會回京,所以早早的沿途佈下殺手。那時,我不在北境的訊息應該還沒傳出,那麼,她的目標就不是我,而是表姐和你。但是,有些說不通。若她的目標真是表姐和你,在京城時便有大把的機會,即便要靠賞賜手鐲,也早該行動了,何必拖到臨盆那幾日?生產這事,說不定就提前幾日了。所以,她的目標應該還是我。”

唐子謙眼神一動,介面道,“若目標是你,她不會派人伏擊我,並且從知道你不在北境,到佈下第一批刺客,時間太緊。所以,你懷疑主謀另有其人?”

于丹青點頭,“啟程次日,你離駐軍地不遠,還在西延昌盛三國邊境附近,我怕是——”

說著,她突然頓住,皺眉看向沈嬛。

沈嬛縮了縮脖子,往唐子謙身後躲了點兒,“看,看我做什麼?”

于丹青扯扯嘴角,“沒事。”轉頭對唐子謙道,“表哥,昌盛內戰後,我在京城見過智源老道,他的目的似乎是想天下大亂。我想,你可以給大舅傳封信,讓他留意西延和昌盛鎮南王。”

唐子謙回想起關於智源國師的那些事,冷嗤一聲,點頭應下。

一行人心事重重離開了墓園。

*

次日。

初六,議政殿開朝。

繁複的開朝典禮之後,永顯帝向朝臣公佈了永壽園一案的梗概。

鑑於皇城禁軍多是高門子弟,與朝中重臣有著盤根錯節的關係,朝臣家眷亦多有傷亡,是以,瑞王又向眾人說明了案件細節。

朝臣聽罷,皆是感嘆連連。

言皇上公正無私,關愛臣民,實乃大永百姓之福!

言太子妃心繫臣民,正氣大義,思慮周全,行事穩妥!

言皇后一世賢名,只嘆愛女心切,踏錯一步,著實令人扼腕痛惜!

實際上,初五上午,宗人府裡的事和陳皇后的處決,便已傳進了各權貴之家,但永顯帝沒發話,誰也沒敢往外聲張。

今日,永顯帝於議政殿宣佈了此案,眾人談論起來自然毫無顧忌。

是以,散朝不久,帝京城便一片譁然,百姓唏噓不已,人人談論著,嘆息著,訊息乘風破浪般朝天下飛散。

第二日早朝前,許久不曾上朝的陳皇后之父英國公負荊跪於議政殿大門外,待永顯帝坐上龍椅後,在一眾後生晚輩怪異的眼神中,額頭觸地,渾厚蒼老的聲音高高揚起,“老臣惶恐!老臣有罪!老臣教女無方,造下此等冤孽,吾皇大度,未予問責!老臣卻不可自饒!懇請皇上褫奪英國公封號,賜老臣庶民之身!”

龍椅上,永顯帝轉動扳指,沉目看著,未置一詞。

隨即,便見國舅爺陳棟出列,朝永顯帝一抱拳,跪了下去,痛聲道,“家妹犯下如此大罪,微臣實愧對皇上,無顏面對同僚!”取下頭冠,雙手捧於頭頂,又道,“微臣自請辭官歸田,望皇上恩准!”

永顯帝皺眉,仍未言聲。

片刻後,於靜的公公翰林院大學士曲廣站了出來,朝永顯帝拱手,“微臣近來身體不適,於翰林院事務已力不從心,微臣自請辭官休養,望皇上恩准!”

永顯帝抿著嘴點了點頭,袍袖一擺,“都起吧!朕準了。”

本書由滄海文學網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