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知道火箭和虎三妹能不能領略自然的美感,知曉何為“欣賞”。

巨石正前方,靠北區域是孟焦最為熟悉的地界,有幾次孟焦甚至闖入了其它虎的領地。

東部孟焦也沒少前往,唯有南方,它甚少涉足。

兩天前,孟焦孤身前往巨石南部,發現了一群野豬留下的蹄印,經過估算,竟有二十頭左右,其中包括一頭體型碩大的雄豬。

豬徑上,那頭巨型野豬的蹄印最為顯眼,比其它野豬的蹄印大了兩圈,穿透積雪,直達土壤,孟焦猜測其體重很可能超過三百公斤,能夠滿足一大家子一週的食糧開銷。

東北虎有個別號“豬倌”,在寒冷的冬季,老虎常常會循著野豬留下的腳印行走,一來節省體力,二來便於尋找野豬巢穴,獵殺野豬。

在遠東地區的冬季,野豬一反常態,為了適應嚴酷的氣候條件,它們會改變晝伏夜出的習性,改為白天活動,晚上睡覺,以儲存體能。

這種特殊的行為與東北虎的作息正好相反,每當夜幕降臨,豬群就會尋找一處避風港休息,待清晨再外出覓食,這種避風港便是它們的巢穴,一群豬往往有五到十個常住的避風港,以供它們轉移駐紮。

野豬的避風港並不是樹洞或者地穴一類的隱蔽地點,倒塌的大樹樹幹後,淺壑土溝,只要可以遮擋北風,均可作為合適的休息地。

大群活動覓食,挖掘泥土尋找漿果植物根莖時,豬群會在雪地中留下路徑,便是豬徑,如果豬徑出現在東北虎的領地中,往往會被東北虎所利用,順藤摸瓜,捕殺野豬。

同身姿矯健,奔跑迅速的鹿類動物相比,野豬雖然性情更加暴躁危險性更高,速度卻不太快,是東北虎最喜歡的獵物之一。

漫長寒冷的西伯利亞冬季,野豬可以佔據東北虎食譜的半壁江山,大多數老虎狩獵野豬的成功率都在五成以上。

若沒有這些披著粗糙皮毛黑漆漆的壯碩生物,東北虎的生活可能會艱辛的多。

老實說,見到這條豬徑後,孟焦險些衝動的沿著蹄印追逐過去,自那日溪邊偶遇三頭馬鹿後,一直到現在,它都未曾遇到成群的大型食草動物,都是單隻活動的小狍子或者獨行的馬鹿。

似這般數量超過二十頭的大型野豬群,還真是頭一次見,也難怪孟焦差點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

所幸孟焦向來冷靜,未被興奮衝昏頭腦,它很清楚怎樣能將收益最大化。

二十頭野豬,除卻最大的那頭雄豬難以捕殺,剩餘的雌野豬小野豬,半大野豬,若能獵殺五六頭,大半個月的伙食就有著落了。

這一戰至關重要,可以說它們這一大家子這個冬天過的好壞全指望這群野豬。

孟焦生怕自己掉鏈子,反覆踩點,探查情報,冥思苦想,針對野豬的行徑,制定了一個粗淺的狩獵計劃。

首先虎母必須拉進隊伍,它是家庭中的戰力擔當,擁有獨自捕殺成年雄豬的能力,要是運氣好,或許能獵殺兩頭雌豬,那可是三百多公斤的鮮肉。

火箭和虎三妹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也該拉出來練一練了,實戰才是最好的課堂。

孟焦不指望它們製造多大戰果,只希望兩個小傢伙能夠合作狩獵一頭小野豬,它也就心滿意足了。

至於自己,孟焦野心不小,它制定了兩個目標,一個是成年雌野豬,對它而言頗具挑戰性,成功率應在五成左右。

另一個便是那頭最大的雄豬了,孟焦打算挑戰一下自己的極限,當初體型和力量遠不及此時,就可以單殺雌馬鹿。

現在已是半大老虎,倚仗強悍的身體素質,變態的體能,孟焦能不能獵殺一頭體重三倍於己,性情暴烈的野豬呢,這是個未知數。

野豬的活動在一片區域的時間較久,孟焦倒不著急,針對這次獵豬之戰,又對火箭虎三妹來了一場專項訓練,教了它們不少新詞,才開始行動。

雌虎的領地不小,頂著風雪緩慢前進,直到中午,一天溫度最高的時分,孟焦才帶著三頭老虎抵達豬徑。

道道蹄印零零散散,烙刻在雪地上,野豬的腳掌經常刨動泥土,上面沾染不少泥土,整條豬徑半黑半白,在林地中格外醒目。

微微吸一口氣,一股淡淡的豬騷味兒傳入鼻孔。

無需孟焦提醒,火箭和虎三妹立即低伏身體,緊張的豎起耳朵,探聽周圍動靜,北風將為它們帶來足夠的資訊,幫助兩頭小獵手完成殺戮。

北極星也嗅到了這股氣味兒,領地的主人對自己的領地中的一草一木都分外熟悉,它低下碩大的虎頭,向前一步,踏進了豬徑中,甩甩尾巴,用眼神示意孩子們趕緊跟上。

根據豬蹄印的形狀能夠辨別野豬到底是向前還是向後,孟焦一邊行走一邊瞄著地上的蹄印,那頭雄野豬留下的痕跡依舊存在,這代表它的目標尚未離開豬群。

想到即將面對的強悍獵物,還有激烈的戰鬥搏殺,孟焦的心跳都有些加速,它很興奮。

挑戰極限本就是一種極為刺激的行為,尤其是伴隨著搏鬥,鮮血,死亡的獵殺,帶來的快感異常劇烈,孟焦已經準備好,迎接疼痛,迎接撞擊,迎接獵物尖銳的獠牙,壯碩的身軀。

只是不知道,那頭雄野豬有沒有準備好,迎接這頭瘋狂的獵手。

氣味兒的濃郁程度可以說明豬群與自己的距離,孟焦的嗅覺經過長時間鍛鍊使用,已超過尋常東北虎。

它像一條排雷犬一樣,不時低下頭,深吸一口蹄印間的豬味,或是觀察周遭灌木的形態,樹皮上的豬毛和泥土,用這些難以注意的細枝末節判斷何時能與豬群遭遇。

海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