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金在寫《魔戒》的時候用了2年時間,然後又用了4年來補充一些細緻的東西。

李淳罡要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面就把它完整拿出來,無他,唯有拼了老命地反覆折騰、壓榨自己!

中土世界最迷人的地方在於世界的細緻,山怎麼走,路怎麼拐彎,在寫作的時候腦袋裡面是有圖畫的。

獲得系統之後這麼長時間,李淳罡如非必要的時候一般都不會主動接觸詩歌。

雖然他曾經寫過“天不生我李淳罡,文道萬古如長夜”這兩句,但只不過是意氣使然,終究不是專攻那一行。

這一次《魔戒》裡面的詩歌可是讓他吃足了苦頭!

每一個字都認識,每一句話的意思也都明白,但要從中文轉變回英文,那難度比再寫一首詩歌還要大。

作為讀者當然可以拍案叫絕,但身為作者,他要把自己懂的每一層意思都表達出來卻並非易事。

書裡面的這些詩歌,出自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種族口中。

即便是同樣的人物,那也是在不同的情況下吟唱出來的。

他必須要配合人物的身份和當時的氣氛,這肯定是最重要的!

不能在悲傷的氛圍下吟唱一首代表著歡快、輕鬆的詩歌,那違和感必然會爆棚。

同樣的,還必須考慮這首詩到底是朗誦出來的還是吟誦又或者是唱出來的。

這三者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如果是朗誦,那麼李淳罡就得特別注意它那種聽起來比較鏗鏘有力的節奏。

吟誦的話就帶有一些調子,一些音韻,在句子上面會有長短差別,參差不齊,帶有迷離的美。

這些天來,李淳罡的手機上面就錄製了很多他自己親口朗誦的詩歌。

寫在電腦上面並不能充分體會出這詩歌的意思,所以他自己嘗試著去在朗誦的過程中找找感覺。

有時候往往只有開口了,才知道寫出來的東西似乎有點不對勁!

為了寫《魔戒》,李淳罡是受了不少罪。

學會了好幾門新的語言文字,學會了詩歌,學會了繪製地圖,每一樣都需要沉浸其中多年才行!

正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帶有李淳罡風格的《魔戒》也是在一點點打磨中逐漸成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