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到他們這種層次的位置上,察言觀色和揣摩上級意思都快成了本能,雖說電話裡交代的是“如果可以的話”,但既然是最上頭幾位老人說出來的話,根本就沒有如果可言。

所以說......

第二天開會之前他特意喊人購買足夠的那一期《青年報》,為的就是讓會議內的所有人不管在此之前有沒看過,在會議上都能好好品讀一番《少年說》的內容。

如非必要,譚部長還是想要避免被人抓住漏洞,一切照足正常程式來走。

打鐵還需自身硬,最主要還是這篇《少年說》著實是近年來少有的震撼人心佳作,這才讓最上面的幾位老人看到之後喜笑顏開大呼國家教育事業抓的不錯,青少年當中還有能寫出如此佳作的人存在。

據完全不可靠訊息稱:當天一號在晚飯時甚至多吃了一碗米飯,原因很可能是因為看了《少年說》能夠令人食慾大增!

“好!”

“難以想象這居然是一名二十歲青少年寫出來的文章!”

“每一個字都恰到好處寫到了點上!”

毫無意外地獲得了在座所有教育界泰山大拿的一致贊可,也許是他們曾經的經歷在告訴著他們,在那戰火紛飛、時局動亂的時候,真是靠的年輕人才一把把有了今時今日的華國!

那種感同身受是年輕人看到這篇文章時所不具備的。

“這篇《少年說》大家也都看完了,關於將其編入人教第二版語文課本內,誰贊成?誰反對?”

“……”

就像是電影界有金馬、金象、金雞三大獎。

歌唱界有金、銀唱片獎。

而在實體書出版界,同樣存在著一個金書籤獎。

“金書籤獎”是國內出版總公司對一些影響力巨大的優秀作品和卓越的作家授予的最高榮譽,也是國際實體書出版業通行的一種特殊榮譽的高水平的獎勵。

該獎項從創立之始,僅僅是評選詩歌、散文集、傳統文學等作品,到後來逐漸新增青春文學、輕等新式文學也加入評選當中。

直到三年前開始,網路正式得到認可,並且經過時間的發酵,讀者受眾數量龐大的網路在接下來兩年的各項獎項評比當中成功佔據半壁江山。

這也是為什麼傳統文學的作者們如此不待見他們這些網路作家的原因之一。

主要的原因還是“紅眼病”鬧的,還不是這些辛辛苦苦鑽研文學十數年寫出來的東西,最後卻反向平平得不到讀者的認可,再一看那些網路作者,在網路上寫的不知道是什麼狗屁不通的玩意,輕輕鬆鬆就能發家致富。

“金書籤獎”每年舉行的時間在九月到十月之間,最遲不會超過國慶節!

而2020年金書籤獎的具體召開時間,評委會暫時還沒有確定下來,但是今年一共十三個獎項的提名作品工作已經正式開始了。

至於這個作品提名,首先是由各大出版社、網路公司、權威媒體等推薦適合作品,然後由他們的評委會進行一共三輪的評選,這種評選方式也是借鑑的電影和演唱那邊獎項的評選方式。